【山茶花】松鹤唢呐代代传

原标题:【山茶花】松鹤唢呐代代传

千百年来,唢呐与洱源县彝族山乡松鹤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凡节日、庙会、婚丧、祝寿、迁新居、做满月等,都要请“吹手”助兴。作为一种纯民间器乐艺术,松鹤村唢呐以其丰富的曲牌、独特的风格成为洱源最具影响和代表的文化名片。

在风格表演上,松鹤唢呐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演奏风格,朴实但不张扬,细腻但不拘泥,因而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在发展的过程中,松鹤唢呐源于民间,服务于基层百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松鹤唢呐音乐可分为民俗和戏曲两大类:民俗类指应用于各种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社火集会等场合的曲牌;戏曲类则专指白族“吹吹腔”戏中使用的声腔过门和各种节奏吹打拍子。唢呐曲牌有的作为独奏曲出现,有的供舞台或广场演出用,而大量的则用于民间喜庆婚丧等活动。唢呐曲目繁多,目前约有200多个,常用的唢呐曲牌有《栽秧调》《蜜蜂过河》,舞台演出常用曲牌有《大摆队伍》《三排鼓》《将军令》等,节日庆典常用《耍龙调》《耍虎调》《耍白鹤调》等,结婚常用《迎亲调》《小开门》等。

松鹤唢呐清脆明亮、悦耳动听,这得益于其流传至今的锻造工艺。唢呐是由一根空心黄杨木管,管上钻7个洞,上端安个芦苇哨,下端安个铜喇叭制成的。早在明末清初,古老的“吹吹腔”戏就在洱源盛行,白族村寨逢年过节都要搭台唱戏,以唢呐为主的吹打艺人便应运而生。

传承需后继有人,学好唢呐并非一朝一夕,村中唢呐都是从孩子抓起,一代一代相传。松鹤村的成年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吹唢呐,除了本民族语言他们还精通白族语,掌握白族三弦、唢呐以及白族调、“吹吹腔”等白族艺术。李家福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唢呐艺人,他从小就学唢呐技艺,与师傅经常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吹唢呐。如今,李家福吹唢呐随心所欲,只要哼出的调子,他就吹得出来。

看的人多了,想学的人也就多了,松鹤唢呐受到了广泛关注,迎来了春天。如今,松鹤村平均20人中就有一位唢呐艺人,全村有20多个唢呐吹奏班,1000多名鼓号手,并涌现出了许多“祖孙、父子唢呐”“兄弟、姐妹唢呐”“夫妻唢呐”“唢呐世家”等,松鹤也因唢呐远近闻名。

作者:施新弟 (单位系洱源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赵本山徒弟发律师声明 否认葬礼吹唢呐赚钱
赵本山徒弟程野发律师声明否认葬礼吹唢呐赚钱
今日王鹤棣考古发现……
王鹤棣影视作品 王鹤棣好看的影视推荐
鹤帝,火遍亚洲啊…到底!还有谁没发疯!
杨紫和王鹤棣加起来不会超过6岁
谭松韵张云龙有没有合作 谭松韵张云龙个人简介
孟鹤堂出的猜词题我这辈子都猜不出来!
东方青苍脱衣服我也就看了八百遍吧王鹤棣
奇幻音乐剧《鹤之爱》亮相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首演

网址: 【山茶花】松鹤唢呐代代传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5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