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杰:陶瓷是严谨的,绘画让我更快乐一些

原标题:梁浩杰:陶瓷是严谨的,绘画让我更快乐一些

在北京“拾院”的展览上,看到了艺术家梁浩杰的作品。

那是“拾院”携手PREWORK在秋天的北京呈献群展《偷窃时间 Tempo Rubato》,展出四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由策展人傅小敏、金雪岑策划,参展艺术家包括廖斐、梁浩杰、苏家喜和杨乙嘉。

这代年轻人不会固守在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表达方式当中。他们成长起来之后,主流艺术是在强调“观念艺术”,他们不会拘泥于单一的创作方式,会选择无限丰富的材料和呈现方式。做陶瓷做木工甚至是拍电影,这都是从艺术教育“观念艺术”延展起来的。

梁浩杰

1991年生于中国河北灵寿,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梁浩杰主要作品涉及绘画和装置。在绘画的角度考虑电子图像当下的体验,形成作品现在的面貌,接近具象又看似抽象的混沌,硬朗边缘化的风格及电子的质感,构成了他的创作特点(热衷于细腻的表面处理、喷涂、偶然机理)。作品近乎迷幻的感觉同时表现了一种向内延伸的旅程,充分包围于纯粹的虚拟想象之中,但其中也蕴藏了对真实世界的体现。

更有意思的是,他也做陶瓷,“每一代人的活法不一样,像我们这一代,我去了景德镇之后,觉得这个城市太乌托邦了,很少的费用也可以活得很潇洒。这个城市的特性是人们心灵手巧,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想法他们可以实现,这个城市的包容性很强。人们都会无私地把陶瓷的知识和技术共享。”梁浩杰说。

架上艺术在庭院中展出,陶瓷杯子陶瓷碗喝水吃饭,从艺术延展到应用,世界越来越好玩。

Q-北京青年周刊

A-梁浩杰

Q 看你的陶瓷作品和架上绘画,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都具有秩序感。虽然看起来像随意的组合,其实是很细腻地把它排列了,这是有意为之的吗?

A 刻意又随意。做陶瓷是因为我自己喜欢,陶瓷实用性很强,这些器皿一拿到手上,就会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我创作的色彩和造型,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色彩组合,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线条,都不会给人带来不适感,都是流畅舒服的。

陶瓷和绘画,材料不一样,思考的点也不一样,对于陶瓷,我更关注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呈现跟人的关系,呈现出自然的美感。艺术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是审美的必需品。

Q 你怎么看这种作为一个审美修养的艺术作品,与实用性很强的一个陶瓷杯子之间的关联?

A 我的绘画与我的瓷器有一个共同点,建立一个规则,再去打破这个规则。一旦一种审美它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时候,我就会把这种习惯或者是一种规则,从审美上打破它。

瓷器很严谨,按照配方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一旦做成之后,我审美产生了疲劳,那种创作快感可能渐渐消失了,就需要进一步的推进。

架上绘画挂在那里,无论如何跟人都是有距离感的,陶瓷是你会触摸它,跟人的关系更近。

Q 你作品如此鲜艳的色彩,对比度特别强烈的,你也曾经谈到西班牙艺术家米罗对你的影响,你能谈谈那些色彩吗?你又是怎样看米罗的作品的?

A 在上海看到米罗的展览,看到大师的原作。对我的影响比较大,那时候我是一张白纸,那段时间我画什么脑海里都是米罗的作品,被激活一样。米勒的作品跟我儿时生活环境很像,人物天空草垛,每一个东西都是很虚的实体,柔柔的但是内在的力量很大。

还有埃因霍夫,我们从西方的视角进入到艺术体系当中,看到西方人的作品近似于西方的水墨。艺术这个行当是需要内功的,绘画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自之后受大卫·霍克尼影响较大,他的颜色纯度很高,搭配起来很雅,有点像是悖论一样。我觉得那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东西,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Q 看你的作品能够联想到熊熊燃烧的火焰,你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你的生活给你带来哪些创作的灵感来源?是什么激励你不断进步的?

A 我的创作和营养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地域给我的影响比较大,换一个地方生活作品也许变化蛮大的。

我在松江生活,相对比较冷静,这里的自然环境特别好。永远给我带来很新的感觉,马路、树木都很新,每一段时间都有不同。也造就了我创作中的细节,打破重建,不断地推进。

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做其他事情——比如瓷器、人与人的交往好的坏的都是我的灵感来源。

Q 什么样的人、事、物来开启你的智慧?

A 比较新奇的,好玩的,人相对比较有趣的,轻松愉快的人。

Q 于你而言“艺术”代表着什么?2024 年甚至是2054 年的艺术会变成什么样?

A 对我来说艺术让我更快乐一些,我指的是架上绘画,是我的一个盼头。作品挂在那很久了,每次看到都会很高兴,很永恒很踏实的感觉。

Q 你是否感兴趣“元宇宙”“NFT”那些事情?

A 我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觉得不太实际,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没有参与感。

Q 你希望你的作品在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中展出,拾院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它赋予你的作品以什么样的生命力?

A 我希望是有生活气息的空间,不是冷冰冰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倾向于空间不是被设计出来的,它是自然生成的,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惯慢慢生长出来的。

Q 你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其中最吸引你的那部分是什么?

A 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误比较吸引我,经常为一个失误思考得更多。

Q 陶瓷艺术与架上绘画,对你而言分别带来哪些收获?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A 我个人比较擅长的就是动手,我跟一些物理上的连接,金属木头泥巴瓷器很感兴趣。导致我肯定要动手,我要思考,如何和这些材料相处。就像陶瓷,我们把它放在窑里面,1240 度是中温度跟高温的临界点,这个温度下瓷器就像是豆腐一样软烧成什么样都得接受。就像是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事物发展的过程不是人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东西是最让人着迷的东西,这可能是人的执念,这种执念有点像是达不到又非得要。

这种错误是很好的,我们创作作品的时候,作品本身(颜料、油画布)是有生命力的,像无机物,是真实存在的。

Q 你觉得年轻人应该具有怎样的风貌,你最近结交的最有趣的人是谁?为什么有趣呢?你希望自己的艺术呈现给哪些人?

A “啾小组”广州的一个小组,四个人很有趣,蛮喜欢他们的作品,比较幽默开心的人。有趣背后有一些体现他思维的方式,这非常有意思。

张娜

编辑 韩哈哈

资料图片 受访者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3年11月16日 何沐妮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埃及在华留学生的“寻瓷之旅”:想让更多人了解陶瓷文化
朱武:展现传统陶瓷艺术的璀璨光芒
为让大众更了解艺术 曾上首档绘画综艺
谢娜张杰真的让我明白了,前途比爱情更重要,爱情比前途更难得……
恭喜严浩翔 解锁新身份,是帅气的男大学生啦!开学快乐
非遗传承人梁亚萍:希望带领更多农民姐妹成为手艺人
满满都是爱! “我的妈妈是女神”绘画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李荣浩晒图自学绘画 杨丞琳紧急辟谣画的不是自己
张杰谢娜,张翰,李沁,贾玲,刘浩存
上海书展|梁永安:在没遇到让你更幸福的人前,不妨先单着

网址: 梁浩杰:陶瓷是严谨的,绘画让我更快乐一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53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