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整理和细读,“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举办

原标题:深入挖掘、整理和细读,“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举办

11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观察》杂志社主办的“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

“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海报

适逢徐悲鸿先生逝世70周年,本次学术研讨会以“美术史中的徐悲鸿”为主题,采取约稿和征稿两种形式,邀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广州美术学院等单位的26位学者参与讨论。

徐悲鸿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历经数代学者的努力,对徐悲鸿先生的研究也从回忆、感怀性表述,逐渐走向了深度化的学术研究。此次研讨会中,有学者也以独特的视角,将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徐悲鸿既置于美术史宏观视野之下进行研究,也有学者从史料出发的微观的细节性讨论,如从徐悲鸿与20世纪中国美术转型、徐悲鸿与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徐悲鸿的创作本体、徐悲鸿的艺术观、徐悲鸿的交游、融合角度的徐悲鸿研究、比较视野下的徐悲鸿研究以及鉴藏角度的徐悲鸿研究等话题展开。

美术史个案的研究离不开对研究对象史料的挖掘、整理和细读。学者黄大德讨论了王震《徐悲鸿年谱长编》年谱编纂的相关问题,北京画院研究员吕晓对1931年徐悲鸿为齐白石画像进行了考证,新华社高级编辑张德斌对盛成回忆录中徐悲鸿在1933年策划的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主要失实表述进行了考订,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金丽华整理了1934年徐悲鸿赴苏办展的史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杭春晓、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黄碧赫分别在历史材料辨析的基础上对徐悲鸿写作《惑》的历史和文本生产语境层面展开细读。

历史事件作为徐悲鸿研究的重要内容,更多反映在对徐悲鸿于不同历史时期有关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的解读方面。从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角度来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旷之分别从历史语境和文本出发,对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等问题进行了“再解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文娟对徐悲鸿加入“北大画法研究会”后其艺术理念和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

反映在艺术创作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垚从创作实践层面对徐悲鸿提出的“三宁三毋”提出了新的见解,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李永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华天雪、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蔡力杰及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龙嫣然分别对徐悲鸿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艺术作品展开了“图像细读”和“文本考证”。

“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据悉,研讨会相关论文集正在筹备出版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戴泽与百年中国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渝举办
拜城:丝路美术传播和文明互动学术研讨会 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举行
挖掘整理复排传统戏任重道远
全本《红鬃烈马》再现 北京京剧院举行挖掘整理复排剧目展演
安庆将举办黄梅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诞生
李公明丨一周书记: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的……史识与史德
北京大屯街道全民艺术普及之徐悲鸿绘画艺术展开展
开拓艺术史研究新视野 清华举办首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学术研讨会
北京京剧院展演20出挖掘整理复排剧目

网址: 深入挖掘、整理和细读,“美术史中的徐悲鸿”学术研讨会举办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582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