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走过四十载春秋

原标题: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走过四十载春秋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11月27日报道: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形成以唐宋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的学术特色,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古籍整理作品,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点校,以及《汉语大词典》第八卷、《中华大典•历史典》唐宋总部等的编纂和整理。

11月25日,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沪举行。古籍所、古典文献专业师生及四十年来毕业的历届校友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了上海师大古籍所四十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并探讨了未来在文献整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等课题。

大会现场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向指出,在比较艰难、冷清的环境下,上师大古籍所产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古典文献学科能够上溯问题源头,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祝愿古籍所未来能为国家、为世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整理、研究更多优秀的古籍作品,让它们在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顾永新指出,上海师大古籍所在文献整理方面,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古籍整理作品,形成以唐宋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的学术特色。在古典文献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体系完备,培养了诸多学术名家和优秀毕业生。希望古籍所能再接再厉,继续为培育新时代古籍人才贡献力量。

在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术发展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表达了与古籍所的学术渊源、深厚情谊与殷切希望。在前辈学者的回忆中,大家仿佛穿越时光,回到“历史现场”,一同体悟一代又一代古籍人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表示,期待中国古典文献整理能站在更宏阔的视野上,以国际化、全球化的视角,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用动人舞姿连通古今情感
首都师范大学王牌专业,笔墨写春秋,挥毫颂万载!
一场实景微舞剧在上海师大校园上演,将走向街头、公园、社区
她的散文大气灵动,以《大春秋》斩获鲁迅文学奖
用小说笔法写历史 《吴越春秋》带你轻松读懂中国历史
谭邦和:教书育人四十载 秋心愿为一枫红
河南师大百年诞辰专用邮票首发,省高校登上国家名片
助力上海打造“音乐剧之都”,上海音乐学院举办音乐剧节
走过历史 走进当下
圆桌|书香一千年:从苏州文献看江南藏书刻书史

网址: 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走过四十载春秋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618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