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以文述波澜两岸史,在笔墨中见浓浓同胞情
原标题: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以文述波澜两岸史,在笔墨中见浓浓同胞情
“历史细致无间, 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生活与生存屡受磨难而异常艰难, 也使得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生存的渴望异常强烈, 倍加珍视。”《台湾会馆》的作者高超在分享写作过程中的感悟时,如此说道。
11月24日下午,由九州出版社主办的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新书分享会暨“重拾台湾会馆历史记忆、见证两岸文化同气连枝”主题沙龙活动在两岸青年书店成功举办。
书里书外,台湾会馆见证两岸百年风华
台湾会馆——这片融合骑楼、拱墙、琉璃饰品等闽台特色元素的四合院群落,是两岸交流水乳交融的具象表达,亦是所有台胞在大陆的“家”的化身。
高超的小说以“台湾会馆”为名,以建筑为视角,以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资料为依据,以历史事件“五人上书”为开篇,全景式展现晚清时期(1895年至1910年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时,两岸同胞顽强抗争的历史过程,清晰说明了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
“……我到各省市采风、到宝岛台湾参访,亲手触摸着每一处外敌带给中华民族和两岸同胞的创伤,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在谈到《台湾会馆》的创作历程时,高超说,“这种心灵冲击一次比一次强烈,才有了创作这部作品的冲动。”
传“融合”故事,书写两岸共同的历史
“如何书写两岸,是对当代作家的重大考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教授说,《台湾会馆》的出版发行,必将成为两岸同胞和海外同胞热议的话题,必将唤起“覆巢之下无完卵”“统则强、分必乱”的真理性回归。
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马汉跃表示,《台湾会馆》回溯了中华民族特别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启发了民族精神的自觉,无形中触发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关照和心灵契合,就如何书写历史记忆,《台湾会馆》提供新的探索文本,再次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
作家钢凝表示,从《台湾会馆》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时代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这本书是一部新时代文学应运而生的典型之作,是一部受岁月和生命委托之作,是一部有力地证明文学地位价值尊严之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以文述波澜两岸史,在笔墨中见浓浓同胞情
《台湾会馆》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一部信史小说、心史小说、诗性小说
两岸同胞昭君故里共叙乡情
“春之声 两岸情”在川台胞音乐会11日在成都举办
“一轮明月照家国”:两岸同胞共迎中秋话团圆
聚焦“情”“缘”“亲” 两岸青年共话张圣君信俗文化交流
台湾文化人士:两岸文化交流不断,二十余载“情系中华”
第四届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正式启动
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引关注:忠于历史重温先贤精神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