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公务员干得很好却很难提拔,有的不声不响却提拔很快?
原标题:为什么有些公务员干得很好却很难提拔,有的不声不响却提拔很快?
碧翰烽/文
1:专注点不一样。专注做官,还是专注做事,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结局可能就不一样。
王立群读史记时讲到五类人:第一类人:只琢磨事,不琢磨人,为的是事业;第二类人: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为的是当官;第三类人:只琢磨钱,为的是发财;第四类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这就能办成一些大事;第五类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还琢磨钱,那就更不得了。
在这当中,可以体味出做官与做事的一些区别之处。
有的人专注做官,专门盯着每一个职位、每一次调整、每一个环节,分析研判,精确部署,活动经营。做官的目标比较集中、比较聚焦。
有的人专注做事,专门盯着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能力,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做事的只会老实做事,遇到伯乐尚有机会,否则难成。
有人说,有的干部一门心思就是在当官身上,混经历、跑关系、避风险、掩能力,所以一有机会就调动;有的干部却是老实干事,不是看淡了晋升重用,而是现实如此,老实人更容易吃亏。
2:关系力不一样。提拔很快的频频调动,很难提拔的一动不动,总之不会无缘无故。
有基层干部反映,现在有的干部调动十分频繁,几乎每一次调整都会有他们,多则一至两年,少则几个月,就会有调动。可有的干部却一动不动,几年甚至数十年都难得调动一次。
有基层干部就说,照道理讲,那些频频调动的干部,很难有什么亮眼的政绩,因为他们频频调动,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呆的时间自然很短,很难出政绩,即使有,也可能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且有的时间太短,可能连干部都不能完全认识,更别说群众了。
恰恰是那些长期不动的干部,可能就是在踏踏实实干事,应该有很多政绩、业绩或能力,除非他们完全躺平。
这里面的原因或许比较复杂,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背后的关系力问题。无论是天然的关系背景,还是后天培养的关系背景,应该会发挥不可小视的作用。
3:操作性不一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操作性的标准是不是有矛盾?这个其实也可能是关系力的一种延伸,但可从制度层面更加精细化。
选人用人肯定是有原则、有标准的。提拔不提拔,应该有综合评价考核,或许难以形成客观量化的计分标准,但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可操作性的指标或条件。
只是,有些标准过于弹性化,甚至是矛盾的,同样一个标准,放到不同人身上,往往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说法与评价。比如年纪太轻,如果是很难提拔的人,就会说其是年龄太轻,经验不足,尚需历练;如果是提拔很快的人,就会说是锻炼年轻人,推行干部年轻化。
再比如说工作特点强势,如果是很难提拔的人,就会说其是作风霸道;如果是提拔很快的人,就会说其开拓精神强,敢于担当。
这里面反映出了用人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就是如何精准画像,特别是建立对个人能力、业绩、特点等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追求更多的客观公正。
晋升提拔始终是体制内最为重要的激励措施。虽然说难以做到大家满意,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且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公正,毕竟德才也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加之各个方面的力量平衡也不能不考虑。但是能不能做到基本的公正公平,最终可以从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干事创业氛围、干部生态来检验,从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来检验。因为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什么有些公务员干得很好却很难提拔,有的不声不响却提拔很快?
做到这九点,你不被提拔谁被提拔?
领导提拔庸才上位,基本就这几招,非常名正言顺,让人不得不服
西游记中,猪八戒会36变,为什么却很难变成小女孩?原因很简单
暴风雨的前夜,康熙鳌拜大战前的准备工作,提拔铁丐是个关键
对越还击战团级干部老化,为避免影响冲锋,我方提拔30多岁的团干
公务员迷茫,体制内工作为什么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为什么领导干部要年轻化?
人到中年,有些女人之所以老得很快,是因为缺了这两样东西
为什么《红楼梦》薛宝钗足智多谋却对付不了嫂子夏金桂?泼妇难惹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