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三宝街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原标题:晴隆县三宝街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初冬的清晨,朝霞满天。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阳光把一排排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抹上金边,让人感到明媚般的温暖。早餐店里向外呼呼冒着热气,马路上的保洁员仔细地打扫,晨跑者热情地同她打招呼。树枝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唱着歌,迎接新一天的开始。

上学路上。

“快点走,马上到早读时间了!”

“我参加学校的舞蹈社团,每天都在练习‘阿妹戚托’舞呢!”

“我们班今天要开展唱歌比赛,老师教的歌好听极了!”

上学的小朋友们一边快步前行一边不停地交流,脸上充满着欢乐的喜悦,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耀眼。

晴隆县三宝街道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成于2019年7月,共有3174户14908人,有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71.61%,全部来自全县13 个乡镇的搬迁群众。原三宝彝族乡成为全国唯一整建制易地扶贫搬迁的乡镇。

街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三宝塔雄踞小尖山上,与牛头山、虎头山遥相呼应。月亮湖静卧山脚,环月亮湖的健身步道成为人们休闲运动的最佳场所。三宝街道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双语学习特色村镇”“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心灵手巧的绣娘。

“我原来在广东打工,为了照顾老人和娃娃,回到家乡。现在在安置区租个门面,加工民族服饰卖,每个月都有 3000 元的收入。”从三宝老家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的杨琴开心地笑着说,“娃娃在这里开心得很,学校又漂亮,课外活动丰富。街道里每天都有活动,有时喊回老家,他一点都不愿回去。"

就业是群众增收的关键。三宝街道组织心灵手巧的绣娘们经过培训,走出家门,把民族刺绣传统技艺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利用街道门面,打造集民族文化传承、非遗手工体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非遗文化体验街”,让有刺绣、缝纫、蜡染技艺的群众发挥一技之长,切实把“指尖上的技艺”变成“指尖上的经济”,成为增收的门路。如今,在阿妹戚托小镇,绣娘实现居家就业的有24户57人。

阿妹戚托小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群众的精神家园。三宝街道根据各民族群众的需求,汇聚大家智慧,在小镇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从“衣、食、住、俗”四个方面集中展示三宝街道各民族风情,乡愁记忆。让大家闲暇时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留住各族同胞曾经的回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搬迁到这以后,我们的生活天天充满阳光,经常有演出活动,有时还到兴义、昆明等省内外演出。素有‘东方踢踏舞’美誉的‘阿妹戚托’舞蹈的魅力得到彰显,让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晴隆县“阿妹戚托”艺术团的文安梅说。

“阿妹戚托”舞蹈。

“阿妹戚托”是晴隆县传统民间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把“阿妹戚托”舞蹈传承保护和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用新颖创意激发非遗活力,既传承了文化,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三宝街道同县文旅集团强强联手,依托 4A级景区,充分挖掘以“阿妹戚托”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彝族舞台情景剧《火之魂》。积极办好“三月三”风情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八月八”绣花节,让小镇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赛事,夜夜有狂欢,全力激活小镇旅游业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画卷时时精彩呈现,不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镇、易地扶贫搬迁旅游示范小镇、文化创意示范小镇的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带领全街道各族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新篇章。”三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仕昌说。(文/图 陈湘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最大的魅力,就是内心充满阳光
充满正能量阳光的说说,你最喜欢哪句?
与充满阳光的人交朋友 《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书系·花季有约》系列丛书在宁首发
三宝博物馆:在书香中传递民俗文化之美
音乐人三宝的这场音乐会,浓缩中国音乐剧一段25年的历程
夜读|生活奇妙之处,是处处充满变数
笔墨书画,老有所乐——温州大学阳光志愿者开展书画活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古语“家有三宝,白头偕老”,是不是迷信?专家:先辈的传家秘诀
泰兴市济川街道举办“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七夕歌会
吉祥三宝中的女儿结婚了 妈妈满脸不舍送她出嫁

网址: 晴隆县三宝街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714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