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茗个展《蓝色游荡者》于12月2日开幕

原标题:王茗个展《蓝色游荡者》于12月2日开幕

12月2日王茗个展《蓝色游荡者》(Blue Shadow)将在秋冬空间展出,本次展览由策展人温天梳理,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月20日。

据了解,秋冬空间(A/W Space)于2021年成立于中国南京,长期致力于推广当代艺术及街头文化,积极发掘反映当代精神的新晋艺术家,并持续滋养成熟艺术家的市场。此次个展集中展出艺术家近三年时间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作品,王茗将现实中的具体风景扭曲变形后融入画面,以此来构建自己内心世界中的真实图景。通过刻画被分隔与孤立的小小身影,她再现了当代人在城市生活中普遍面临的多重孤独处境。

王茗,《窗》,2023,布面油画,51 x 38 cm

一个剪影如幽灵般徘徊在蓝色的风景中。王茗将它命名为“blue shadow”,以此延伸出一系列关于城市与孤独的作品。作为系列的起点,《两小无猜》中的“blue shadow”还拥有着立体的身体,在路灯下的石板路上投射出黝黑的影子。随着画面整体的简化变形,剪影变得愈发抽象,它的身份也随之模糊起来,逐渐成为一个没有面孔、没有性别、没有种族与身份、没有过去也没有历史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blue shadow”逐渐从作者的代言人贴近观者的同谋,其存在可以为各种身份的个体提供一个代入自己的接点。

王茗,《两小无猜》,2021,布面油画,76 x 53 cm

虽然画面中的人物失去了具体身份,王茗为其铺设的背景却总来自真实的地理空间。这些扭曲变形的风景看似虚构,其实并未脱离现实主义的范畴。在艺术史层面上,王茗继承的是现代主义对“再现”的重新阐释,即对照相机的第一次反叛。在这条脉络上,绘画从模拟光学投影意义上的视觉真实,转向描绘经过主观变形后的心理真实。

王茗,《无尽的桥》,2021,布面油画,81 x 101 cm

这种真实观念还体现在王茗对色彩的理解上。她在二重维度上使用蓝色来表达距离:一方面,风景中的天空与海洋因折射呈现出物理意义上的蓝色;另一方面,她将符号化的蓝色铺满画面,绘画由此深入意义的图解而非视觉的模拟。她用象征的蓝色表达象征的距离,在蓝色的风景和游荡的“blue shadow”之间拉开了心理上的距离。浸没在氤氲的蓝色之中,个体被浓雾般的孤独包围,只留下失去面孔的空洞的影。

王茗,《距离》,2023,布面油画,66 x 87 cm

画面中的网格则隐喻着当代人被分离的处境。王茗用栅栏、蛛网、树枝、砖石等图案分割画面,在制造出平面视觉秩序感的同时,将个体关进一个又一个孤独的隔间。通过放大网格与缩小人物主体,传达出微小个体被巨大城市压倒时的处境。“Blue shadow”摆脱了社会身份加诸于身体的种种限制,却又陷入一种当代人的普遍困境——在物理和心理层面上,真实和虚拟世界中,均布满重重阻隔的都市生活里寻找方向。可贵的是,此刻它的形象愈是脆弱,它与环境的对抗就愈显得无畏可敬。

王茗,《围墙》,2022,布面油画,91 x 66 cm

当小小的影子们游荡在蓝色的风景中无所适从,既不知其来意,也不知其所往,它们如同被抛进萨特所说的荒诞的僵局那般,万事万物只因怠惰延续其存在。然而,在王茗截取的城市碎片中,她总会为缩在角落踌躇不定的“blue shadow”留出些许选择的开口。她用带有童趣的笔法刻画这些不起眼的小小冒险,如同一只可信任的手掌接住从天空坠落的小昆虫般,温和地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在这样轻柔的笔触下,即使是冷色调的蓝也会染上几分温暖。

王茗,《月谱》,2023,布面油画,41 x 56 cm

展出时间:2023.12.2 - 2024.1.20 周二 - 周六 11:00 - 17:00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金地中心风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魏沁个展《曼丽·红》将于12月3日开幕
贯通艺术与科学,王波个展“失重”以独特视角解构个人记忆
新展预告|頌艺术中心青年艺术家王健个展《入迷》即将开幕
法国青年艺术家画下北京胡同生活,马克西姆·庇佑个展开幕
梳理“师者风范,艺者大观”,“刘寿祥艺术研究展”即将开展
以文化艺术赋能商业,第二届蓝色港湾艺术季开幕
许峰个展在东方美术馆开幕
成都:艺术家尹韵雅个展《潮间带》开幕
王俊凯为什么喜欢蓝色 王俊凯喜欢蓝色的原因
“薪·源”李付彪、姚岚双个展在沪开幕

网址: 王茗个展《蓝色游荡者》于12月2日开幕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769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