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外艺术家“良渚对话”:文明互鉴彰显艺术精神
原标题:(文化)中外艺术家“良渚对话”:文明互鉴彰显艺术精神
新华社杭州12月2日电(记者郑梦雨、冯源)“当油画颜料混合水墨用在宣纸上,我感受到作画媒介的张力,也感受到文化间的碰撞。”英国艺术家维克多·盖林对记者说。首次来到中国采风的他,把看到的风景用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
1日至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艺术家分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80多个国家约150位中外人士出席论坛,多位中外艺术家以“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开展研讨。
早年就曾来到中国学习的科特迪瓦艺术家莫合·玛蒂尔德将中国书法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可以肯定的是,文化、艺术没有国界,语言不会成为我们交流的障碍,在中国的学习为我的艺术创作带来另一个维度。”
多位艺术家表示,艺术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新西兰艺术家凯瑟琳·麦克劳德说,作为一名画家,乐趣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建立一种超越语言的人际关系。“艺术的真正力量在于它可以超越文化差异,诉说人类的共同经历。”她说。
“我去过墨西哥、埃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艺术的起源都与‘爱’有关。”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红向听众分享了自己发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艺术是不需要翻译的国际语言”。
“艺术是一种强大的媒介,不仅传达美,也传达文明的历史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成为一种对话的方式。”厄瓜多尔艺术家贡萨洛·伊莱斯卡斯说,以艺术为媒,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建立持续的文化和思想交流方式,“当我们作为好的观察者,就能够从全世界当中学到很多”。
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也向国外同行发出了邀请。“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努力,以全球化的眼光和经验,在学术层面建立更有效的对话机制,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良渚论坛”将于12月3日在杭州举办
【东西问·中外对话】专家谈东西方文明互鉴:促进中外年轻人走进彼此生活
用音乐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以文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以雕塑创作促进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专家谈东西方文明互鉴:促进中外年轻人走进彼此生活
以艺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比利时、中国顶尖版画家作品在中华艺术宫“同行”
中外专家:从世界中国学研究中汲取文明互鉴的力量
中国美院将迎95周年:系列活动探讨文明的互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