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所见”雕塑作品传达“未见”思想 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在沪举行
原标题:以“所见”雕塑作品传达“未见”思想 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在沪举行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3日报道:雕塑艺术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为实现物象造型的再现记录功能了,更深层次的,借助“雕塑”在讨论人性、生存、发展境遇、未来构建等等现实议题。近日“东西南北中∙2023学院雕塑邀请展”在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举行,展览汇聚国内十大美术学院34位教师的34件最新力作,以“所见与未见”作为展览主题,通过作品物质形态之所见,来呈现视觉所未能见到的那个精神意象和思想情感。
“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的雏形是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坚持十余年的年度学术展,2020年扩展为国内十大美院共同参与的全国性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年度学术大展,经过近四年的持续发展,如今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且在全国雕塑界具有高度学术影响力的专业性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展览汇聚国内十大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览之所见,可看到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一件闪烁着金属质感的《天眼》,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师占研,他采用铝合金板材、304不锈钢板材、亚克力板材、电源电机等工业元素作为符号进行艺术表达。
作品之所见,则传达对时代发出追问的精神意向。占研的作品,乍看有着万花筒般的繁复与瑰丽。艺术家将星宿图与性别符号组成的基因模型进行组合。“‘天’化作一只眼睛,世间生命无一能逃脱它的注视。在这只眼睛中用机械联动的形式作为一种语言,隐喻着上天与生命之间那种难以述说的互动关系。
信息融通又充满激变,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认为,“这次展览如同探险家般踏上未知的征程,突破边界,为中国雕塑注入新的生命力,展现雕塑们对‘未见’之地的遐想。所以殊途共归,“‘所见与未见’正是这样一场始于自省的审视,它启于‘所见’更指向‘未见’。” 他相信这次展览对中国雕塑教育和实践能够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唐钰涵创作的《无周公无解》,一排并列着10个木盒,盒中装有不同数量的灯,每个灯上转印了一句预兆凶吉的“周公解梦碑”碑文,并用不同的碑文杜撰了不同的梦境。任教于四川美院雕塑系的教师彭汉钦作品《石榴花开》,其艺术样式和着色处理都令观众称赞。一对老年夫妇温情,平静地坐在中国传统传统样式的椅子上,格外有韵味。
策展人傅军把此次参展作品归纳为写实雕塑的当代演变、形式语言的深入探索、材料媒介的观念表达、传统题材的现代转换四大面向。创作者有着教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面对学子,他们是教书育人、解疑释惑的师长;面对艺术创作,他们又是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艺术脉络的雕塑家,他们肩负着教学与创作的双重责任和使命,所以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认为此次展览提供了了解中国当代雕塑现状不少具体而又真实的线索,更为探讨中国当代雕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实践的案例和思考的支点。
此外,本次展览所在地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策展团队充分利用场馆空间,为每位参展雕塑家的作品创设了既相互关照又相互独立的场域,让作品得到充分展现,观众可以沉浸式观展。上海美术学院携手静安雕塑公园,为大众提供一个近距离观看当代雕塑的窗口,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艺术享受,打造多元的公园文化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美育的作用。
开幕当日举办了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所见与未见”主题展开积极研讨,深入交流分享观点,推动中国雕塑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展览将展出至2023年12月22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即将开幕
第三届温州雕塑展举办:25件作品传达“中国姿态”
首届北京朝阳国际雕塑邀请展在奥森公园开展
在花园中举办雕塑展 让作品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中国姿态——共融共创”第三届温州雕塑展举办
在卢浮宫办展,我对自己的雕塑作品更有自信
云艺文华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3届毕业生作品展启幕
“绵延的辉点——当代写实油画邀请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
山西省第三届雕塑展在太原展出
首届天府雕塑展在成都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