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钱多了,内耗就少了
原标题:搞钱多了,内耗就少了
搞钱多了,内耗就少了
作者:洞见yangtuo
钱,能熨平你心底的褶皱。
看过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停止精神内耗?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在书中写道:
绝大多数情绪问题,都可以用四个字镇住——搞钱要紧。
赚钱多了,内耗自然就少了。
世上90%的痛苦烦恼,都能靠钱解决;剩下的10%,也需要钱来缓解。
01
自卑的时候,搞钱是疗愈。俞敏洪说:解决自卑的办法,就是搞钱。
俞敏洪进入大学后,整整自卑了三年。
那时,他周围都是王强、徐小平这种特别能干的人。
只有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土包子”,没读过几本书,也没多大见识。
入学第二天,他看到舍友躺在宿舍的床上看《第三帝国的兴亡》。
这本书,看上去很是高深,更重要的是,俞敏洪从来没有读过。
他问舍友:“上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啊?”
舍友没说话,把书本从脸上拿下来,白了他一眼。
一瞬间,俞敏洪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同时也让他陷入深深地自卑。
曾经引以为傲的英语,在别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成绩一再下滑,让他从A班掉到C班。
而家境的落魄,更是一度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他因此备受打击,不断贬低自己,将自己推入一无是处的深渊。
但他又不甘如此,于是开始疯狂学习赚钱。
包下周末的食堂办舞会,找人卖票;用磁带翻录歌曲,再卖给同学;后来又做大学生诗刊……
只要是能赚钱的,他都去尝试。
后来事业风生水起,他才逐渐变得开朗,能站在台上讲话,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在角落当个小小的听众。
路遥说:钱是个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
可能是出身不好,可能是性格软弱,可能是事业无起色……
但无论哪种,本质上都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从而丧失了信心。
而钱,就是一个人价值最直接的体现。
它是一个人实力的象征,也代表着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只要你不断搞钱,生活就会给你果实,给你满足。
当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和价值认可时,自然也能走出自我否定的怪圈。
02
纠结的时候,搞钱是出路。媒体人@朱诺讲过自己的故事。
一直以来,她都是一个喜欢纠结、重度拖延的人。
回人微信时,会纠结这样回好不好,会不会伤人,明明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硬生生拖了半小时。
有事想拜托同事帮忙,她也会一个人犹豫半天,最后还是不知如何开口。
但自从开始搞钱后,她彻底改变了这种心态。
因为短视频冲击,她做公众号的收益下滑,很多人纷纷转到了短视频领域。
她也想过做短视频,可一想到拍摄视频,她就陷入了深深地内耗:
是要躲在文字后面,还是要出境面对用户?
你好像不适合出境,写作才是你的主场,但你的口头表达很笨拙生涩;你也没学过拍摄、剪辑,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
直到公众号的收入根本无法保障生活,不得已,她必须往短视频方面发展。
于是她开始学拍摄,剪视频,做脚本……
刚开始时,她还感觉有些困难。
但慢慢地,账号有了粉丝,有了收益,也开始有了广告。
她欣喜若狂,于是开始铆足劲,去改进自己的文案和镜头表达力,以获取更多收益。
而当她不断在短视频领域赚到钱时,她这才发现,之前所有的纠结内耗,都消失了。
心理学上讲,及时的正向反馈,会对所表现的行为起促进作用。
而搞钱,就是一种正向反馈。
不断充实的荷包,银行账户增加的数字,能给你带来动力和成就感,督促你快速行动。
就像升级打怪,当你斩获了一关的奖励,就想要快速进入下一关。
这时候,内心的纠结彷徨,自然也会烟消云散。
03
焦虑的时候,搞钱是一剂解药。《引爆自律力》的作者Kris曾在北京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他工资不算高,但足够撑起一家三口的生活。
不料二宝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大宝要上幼儿园、报培训班,妻子要在家照顾孩子,再加二宝出生,开支只会越来越大。
而他一个月工资不到3万,每月房贷1万多,大宝学费、培训班近8000,再加上吃穿住行,各种消费贷……很难支撑起一个居住在北京的四口之家。
那段时间,Kris整夜整夜地失眠,满脑子都是怎么省钱。
可房贷车贷学费,都不能省,除却吃穿,没一个地方能削减。
更多时候,他甚至要靠信贷来支撑。
一想到这,Kris整个人都愁容满面、不胜焦虑。
直到老婆对他说:“你不是之前一直在豆瓣上写东西吗?为什么不试试投稿赚钱呢?”
他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说干就干,他开始在简书、公众号、豆瓣上疯狂写作。
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回家接老婆的班,照顾孩子。
等孩子一睡着,他就躲进书房构思选题、找素材、写文章。
实在困倦的时候,就冲个凉水澡再继续,有时甚至通宵赶稿,接着又挤地铁赶去上班。
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不断变大,他终于不再为孩子教育和家人生活发愁时,这才缓解了焦虑。
王尔德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发现确实如此。”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生活中大部分的忧虑,都和钱有关。
但在金钱上节俭,能缓解一时,却很难缓解一世。
与其让自己的身心在越扣越省中焦灼不已,不如以搞钱来治愈。
相信那些萦绕在心头的愁绪,都会随着你钱包鼓起来后慢慢散去。
04
痛苦的时候,搞钱是救赎。稻盛和夫曾说:“人只要沉浸在工作之中,就不会胡思乱想也不会沉迷过往。”
换而言之,工作赚钱,就是治愈苦楚的一剂良药。
作家梅耶马斯克31岁时,带着孩子与家暴的丈夫离婚。
她曾因这段婚姻痛苦不堪,即便如今离了婚,内心的阴影仍未消散。
可前夫还在利用孩子探视时间给她使绊,并且反复起诉她,给她的身心添堵。
为此,她一度陷入崩溃。
婚后的孤独,前夫的骚扰,还有一次次可能失去孩子的恐慌,都让她沉浸在巨大的伤痛中。
她也曾试图走出这种伤痛,但无论做什么,脑海里还是会回旋此前种种糟糕的画面,直到她开始重拾自己的事业。
她想借着工作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借着赚钱重拾自己的价值。
于是,她大量学习营养学知识,每天跑医院寻求合作,同时开始模特工作。
虽然时常感觉时间紧迫,但忙碌的工作帮她转移了痛苦,让她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随着事业有了起色,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好,成就感也越来越足。
随后,她又在3个国家开展自己的事业,并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
因为事业风生水起,前夫反而也越来越尊重他。
樊登老师曾表达过一个观点:
“在你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你就应该认真地去工作搞钱,它能扭转你的人生。”
搞钱,是一种救赎。
当你全身心去赚钱,去投入工作,内心便会不断涌现新的希望。
生活的痛苦,会得到转移;心里的痛苦,也会得到抚慰。
▽
很认同这句话:钱,就是熨斗。能熨平你脸上的愁容,也能熨平你内心的褶皱。
所有的焦虑不安、痛苦无助,都能在赚钱中得到缓解。
情绪低落了,心情烦闷了,就去搞钱。
当你专心搞钱的时候,内心的自信,鼓起的钱包,都能让你重新拥有笑对生活的底气。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内耗不如搞钱!年轻人的新向往|新新新青年聚会
成长的苦多了,生活的苦就少了
1000块钱的生活费在大学里面是多了还是少了?
年轻人春节搞钱:上门做饭8天顶1个月工资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了虚张声势,多了不动声色
停止精神内耗,从“整理自己”开始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内耗
宋舞:在搞钱和搞事业中,选择了……搞笑
8月读书,和我一起认识自己,理解搞钱
张兰治好了谁的精神内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