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艺术节如何将京剧和川剧结合?四川文旅厅答封面新闻
原标题:中国京剧艺术节如何将京剧和川剧结合?四川文旅厅答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2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艺在会上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表示,本届京剧节将组织5台四川省及部分省外川剧精品剧目和折子戏专场集中展演,还将在部分景区、社区等设折子戏专场,加强京剧和川剧的交流互鉴。以交流为契机,相互借鉴,推动川剧纵深发展,吸取其他戏种的优点,探索多元化的类型创作,推动一批精品创作。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艺。
袁艺介绍,京剧被誉为“国粹”,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传统积淀深厚,声腔艺术丰富,表演魅力独特,数百年来植根于巴蜀大地的沃土,滋养着巴蜀人民的精神,赓续着巴蜀文化的血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剧目等方面关系密切。“借助本届京剧节,通过同台展演,多方面多渠道宣传推广川剧文化,让更多人热爱传统川剧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她表示,本届京剧艺术节将面向广大群众推出较大比例的惠民票,还将举办系列京剧主题研讨会、惠民公益演出、京剧名家名角走进成都景区快闪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特色活动。充分调动参加大戏展演的外省院团与四川省内川剧院团等演出力量,到蜀园蜀音阁、悦来茶园、十陵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安仁古镇、海窝子古镇、西来古镇、竹艺村、平乐古镇、五凤溪古镇、洛带古镇、中铁鹭岛艺术城等热门景区、街区、公园、社区举办折子戏公益演出专场,贴近居民生活,进一步丰富节日惠民活动内容,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更广泛地传播京剧艺术,营造节日氛围。
四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脉悠长、山川秀美,三星堆、金沙遗址、古蜀道、九寨沟、大熊猫已成为四川享誉全国与世界的名片。“自古文宗出西蜀”,李白、杜甫、苏东坡、李商隐、杨慎、陈子昂等无论是出生还是旅居四川的文人大家都创作留下了大量寄情于蜀中山水,饱含对人生、情感深刻感悟的不朽之作,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
“四川也是戏曲大省,自古就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四川以‘振兴川剧’拉开了全国戏曲振兴的大幕,川剧《变脸》《易胆大》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剧目涌现出来。”袁艺表示,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支持下,四川文化和旅游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川剧《草鞋县令》、四川扬琴《蜀道》分别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第十九届群星奖。
袁艺表示,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四川成都举办,将京剧和川剧结合起来,机遇难得、意义深远。京剧和川剧的同台绽放,能进一步加强京剧与地方戏的交流互鉴,从艺术上践行“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文化使命。
(图据文旅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京剧艺术节如何将京剧和川剧结合?四川文旅厅答封面新闻
川剧《赤水河畔》亮相成都 角逐第五届四川文华奖
川剧《梦回东坡》亮相四川艺术节 观众点赞“亲切真实”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将在成都举办
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即将开幕
津城两台大戏入选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
115件作品冲刺 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决赛下周在南充举行
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即将开幕 惠民票价不超过100元
2023年第五届贵阳(全国)戏曲票友艺术节开幕
陕西以艺术节为媒促文旅融合 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品牌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