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咖采风金牛,从“寻根历史”到“遥见未来”
原标题:文学大咖采风金牛,从“寻根历史”到“遥见未来”
文学大咖采风金牛,从“寻根历史”到“遥见未来”
12月9日上午,“金牛·川观文学季”采风活动在成都市金牛区举行。川观文学奖 (2022年度) 的获奖作家与“金牛·川观文学季”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的部分特邀嘉宾前往永陵博物馆和成都露天音乐公园,近距离、多视角、沉浸式地感受金牛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时代气象。
逛金牛:
从“一面”到“另一面”,看见古典与现代的交织融合
成都“永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建于公元91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初见成都永陵博物馆,川观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舒晋瑜感到陌生又新鲜,她从永陵博物馆斑驳的雕塑中,看到了彼时古蜀文化的流光溢彩,更从成都“永陵”全国“第一”和“唯一”的头衔里,感受到了一批批考古人身上的科学精神。
谈及对金牛的“第一印象”,舒晋瑜也直言自己颇感意外和惊喜:“第一次了解到关于金牛区的这些介绍,我也觉得特别新鲜。没想到这样一个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中,还蕴含着这么丰厚的一段历史。”从城市的车水马龙中,走进一座讲述千年前故事的博物馆里,这种当下与历史连接的对照,是舒晋瑜收获“惊喜”的另一层原因:“感觉好像穿越回了那段历史,这让我感到非常新奇与亲切。历史和当下的这种联系,任何时候都会对我们关切现实产生意义。”
“金牛区的古典和现代是交织在一起的。”从“记录过去”的永陵博物馆,走到“面向未来”的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川观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钱江晚报首席记者萧耳说,无论是永陵王建墓中一代帝王的故事、宫廷乐伎的传神,还是成都大运会闭幕场馆中的现代感与未来感,都令她深觉有趣:“感觉这里也是一个蛮神奇的地方,所以也让我很喜欢。”
收获同样感受的还有川观文学奖评委,中国艺术报总编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康伟:“今天的采风特别有意思,两个点位代表了成都的两个维度。永陵博物馆体现了成都历史文化的厚重,让成都这座城市有一种传奇的色彩,体现了文脉的延续。我们来到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又看到了活力的成都、时尚的成都、现代的成都,一个充满了精气神的成都。这两个维度让我们对成都的热爱又增加了很多。”
“我也是‘老成都’了,这次来成都我的感触非常深。”川观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协《诗刊》原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原主任叶延滨在这趟采风之旅中欣喜地看到了成都的巨大变化,也从金牛的“一面”与“另一面”中感受到了一份浓厚的人文情怀:“作为西部的一线城市,在这么大体量的大都市里,既有对传统、对历史遗存的发掘,又能让大众在都市里与自然、与音乐、与诗歌在一起,我觉得这是成都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充分体现。”
谈“文学季”:
让文学走进大众生活,活动本身就值得解读
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于2019年5月建成开放,公园内建有世界级规模的全景声半露天半室内双面剧场,有可容纳约4.7万人的室外观演区及约1万人的室内观演区,还有多个主题景观剧场和音乐场景,为实现活动形态从古典到流行、活动规模从大到小全覆盖提供了可能。走进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西岭雪”文艺评述奖获得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表示,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正在用一种更加大众的方式将音乐和音乐活动进行普及,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而且这种音乐的公共场所大众化,在全国也是比较少见的。”
向云驹提到,音乐的全流程欣赏和进入有很多的入口,也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打开。但音乐这一艺术门类面向大众的普及,不仅需要专业的内容,还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某个途径去将其整合、集中。和音乐文化一样,文学的大众化普及同样也需要有“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加持。此次“金牛·川观文学季”的举办,便是文学大众化普及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一次探索。
在向云驹看来,此次活动是具有渗透性、覆盖性和穿透性的,活动本身就值得解读,其中的经验也值得摸索:“这次文学季组委会的筹备非常精心,活动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所以它实际上也掀起了一个地方性的文学热潮,让大家关注文学,享受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还通过一些讲座引导大众了解文学知识,欣赏文学经典,向社会大众释放文学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关注文学的发展,注重文学本身,这实际上是具有文学普及和文学素养提高相结合的意义的。”
无论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音乐文化的推广,又或者是文学的大众化普及,最终都是要走向观众、走向听众、走向读者。因此,向云驹指出,需要有更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和更专业的内容生产,在满足大众体验的同时,形成并融入足以激荡心灵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文化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发力,以及有了一些更专业的内容与深层次的挖掘。这标志着我们在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上有了更多自信与自觉。”
站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展翅”的舞台幕墙下,向云驹说,希望成都在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展现出去、分享出去的同时,也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并能将探索的成果向全国介绍,影响大众文化的生活发展。(岳乐 文,刘鑫 图,赵铭浩 薛雅心 视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金牛·川观文学季”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活动今日启幕
诗人大咖淇县、郑州采风:朝歌弦音入史,黄河奔涌绘诗
采风江安,《十月》杂志文学交流活动举办
到“最美丽的小城”去 全国著名作家走进龙岩长汀开展采风调研活动
诗人大咖新密、登封采风:作家现场作诗赞嵩山
阿来等文学大咖成为首批品鉴者,第五代青花郎惊艳众人
文学大咖进校园 文学魅力零距离
与“茅奖”得主熊召政聊文化自信,看看文学大咖说什么
诗人大咖鹤壁采风:淇水寻诗,踏访诗歌源头
“e链大足·共赴未来——鸣家大咖探访大足文化行”活动圆满结束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