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萦绕,一曲传承三代人
原标题:琴声萦绕,一曲传承三代人
极目新闻记者 马鑫 陈倩 刘中灿
通讯员 邱敏 王静 代艺璇
全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二胡与小提琴缠绵交织,古筝与钢琴琴瑟和鸣,既是东西方弦乐的碰撞,也是古典与现代的共鸣。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在常青花园社区响起,这是专属唐家三代人的家庭音乐会,他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而将唐家人串联起来的正是源于对音乐的共同爱好。
音乐世家
11月25日晚,“童心向党•逐梦临空” 2023年常青花园“童梦杯”青少年才艺大赛(决赛)在常青花园中心公园拉开帷幕,唐建新一家人作为特邀嘉宾,压轴登台进行器乐演奏,演出完毕传来阵阵掌声。据了解,这个乐团成员都来自一个家庭,年龄跨度从6岁到73岁,三代人都是音乐爱好者,而造就一个如此和谐的音乐世家,离不开唐家第一代音乐人——唐建新。
唐建新教小朋友拉二胡
唐家的第一代,学习音乐的初衷很简单,音乐可以让自己吃饱饭。
1950年出生的唐建新,自小在湖北大冶农村的一个孤儿院长大。九岁时看到有人拉二胡,产生了浓厚兴趣,自此对音乐一见钟情,开始琢磨这门陌生的技艺。
农村里,从事红白喜事的民乐班组,能得到村民的尊重,也能凭借手艺谋生。唐建新捡到一把被丢弃的破二胡,悟性极高的他自己摸索,向老艺人学习,慢慢地掌握了班组里几乎所有的民间乐器。音乐成了他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唐建新沉浸在小提琴的旋律之中
唐家的第二代,学习音乐的重点转向了专业的音乐理论和技能。改革开放以后,多种文化相互交融,音乐氛围也愈发浓厚。第二代唐家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唐建新不仅到处带孩子们拜师,他自己也在孩子学习的同时,见缝插针学习西洋乐器。得益于唐建新从小的严格要求与高强度训练,子女分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每个人都至少会两门乐器,走上了专业化的音乐道路。
女儿在给学生们上音乐课
毕业之后,第二代唐家人便积极投身音乐教育事业,开办了唐一乐坊、常青爱乐艺术培训学校等,一家人成了音乐老师,唐建新也加入进来,成了年龄最大的音乐督导老师,他们共同培养了一批批热爱音乐的学生,在市内、省内乃至全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二代唐家人既享受着音乐教育带来的快乐,也收获着孩子和家长的喜欢与爱戴。
唐家的第三代,学习音乐则更多地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选择。
三代人在小区练琴
琴声、歌声,声声入耳
教孙子拉手提琴
因为从小就在家庭浓厚音乐氛围下成长,唐家第三代人也都成为音乐爱好者,他们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天赋和实力,先后获得武汉艺术小人才一等奖、江汉区艺术小人才一等奖等荣誉,此外,唐家第三代人还作为北京优秀少儿音乐代表,登上国家大剧院进行公益演出,唐家第三代前往欧洲等地,与世界顶级音乐大师学习交流,立志在音乐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对他们来说,音乐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从事的事业,也成为人格塑造与能力素质的一个方面,闪耀着特殊的光芒。
家庭音乐会
近年来,“常青爱乐一家人”踊跃承担社会责任,在临空港文化中心、常青花园社区、鄂州市春节联欢晚会等处,都活跃着唐家人的身影,截至目前,他们已有近二十多场的社会公益演出,为大家送来一首首和谐之音。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琴声萦绕,一曲传承三代人
真的好像三代人的传承,每个年龄都有独特的美感
“三代人都想娶的女神”
市民艺术节 邀你赴一场“古韵琴声”之旅
社步对联坊: 三代人的接力坚守
杨振宁和父亲儿子三代人的合影
品鉴 | 《沈从文批注〈丝绣笔记〉》:三代人的学术传承
环球风月无边 丝路琴声悠远——一位扬琴艺术家的传承创新实践
琴声和鸣会知音——世界扬琴家族专场音乐会侧记
“花好月圆”中秋雅集:共谱中秋文化传承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