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金谷园》:“落花”时时都在

原标题:杜牧《金谷园》:“落花”时时都在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尤似坠楼人。

唐诗中除了大家熟悉的边塞诗、送别诗、宮怨(闺怨)诗、山水诗等之外,还有一种诗,叫怀古诗。这种诗要特别注意,因为这种诗里很多都是典故,放在古代是大家都明白的事,但今天不一定有人知晓。

怀古,永远是今天的人借由古代已经死去的人给自己发言、替自己说话,说的大多是悲愤不满的话。没有人会凭空怀古,几乎所有的怀古都是为了感怀今天的事。

既然是怀古,离不开古迹。这首诗的名字“金谷园”就是一处古迹,金谷园是西晋石崇在洛阳的别墅,富贵之家,天下最富。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一个清代戏剧的唱词,这句里有中国人对荣华富贵最朴素的看法。“福兮祸所依”,中国传统文化中富贵并不是一个纯粹褒义的词汇,相对应富贵,中国人更确认的是诗书传家,对有形财物并没有那么执着。所以中国既没有特别传奇的商业故事,也没有吝啬鬼如葛朗台那样的经典角色。

富贵之家,多年之后,同样是尘归尘土归土。

来看诗人眼中的古迹。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中国人对待财富的概念,不认为它是经济基础,骨子里对财物没有当做私有财物,所以财富的散聚对诗人来说不过是繁华事散,最终尽管无情,仍然会“草木自春”。

繁华对于春天来说,并不是繁华带来了春天,而是春天自然而然就来了。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这里面有一个典故,讲石崇破败之后,一个石崇的爱妾,为这种繁华殉情自尽。

日暮、东风、啼鸟,春天都能见到的景象,诗人就加了一“怨”字,让这种时光的流逝更加残酷绝情。“坠楼人”是谁,是繁华的一个象征,是不愿意离开繁华的人。在这个有着明确怀古故事的地方,哪怕是一处花落都有它的故事。诗人把金谷园花落下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美人坠楼而死联想到一起,寄寓了无限情思。

在唐诗中,花落有着明确的意义,就是青春消亡。最美的东西在最美的时刻死在你面前,既是它的宿命,也是观看人的惋惜。对于富豪来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忠诚故事,但对于大自然来说,“落花”时时都在,无数个青春都为这种繁华坠楼,无限循环。这当然是生命的悲剧,因为所谓的豪富,所谓的海内最富、富贵逼人,又如何?不过也是“繁华事散,流水无情”。

十八花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杜牧《金谷园》:“落花”时时都在
落花有泪,啼鸟无情,遗民诗人屈大均这首清明诗,与众不同
【古诗词鉴赏】宋 代词人 林逋《点绛唇 • 金谷年年》词赏析
七绝《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网传《落花时节又逢君》Q4上线 制片人发文疑回应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牧《秋浦途中》诗赏析
落花时节又逢君剧情 落花时节又逢君剧情简述
“念念清明 时时当下”短视频征集活动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赏析
杜牧《春尽途中》:与过往挥手告别

网址: 杜牧《金谷园》:“落花”时时都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075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