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信任的人,做了出乎我们意料的事,该怎么办?
原标题:当我们信任的人,做了出乎我们意料的事,该怎么办?
“当时我还同今天不一样,总认为人的性格是单纯统一的。那时我还没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那时我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含有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我们在后台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声音,“Ta怎么会这样?”“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Ta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我一直以来都被Ta欺骗了……”这都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不一致(Incongruence)”的情况。
例如,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一直对自己很好的人,竟然已经出轨了;或者,一个明明感觉很单纯的朋友,忽然在背后中伤了自己。当这些“不一致”发生时,除了事件本身带来的伤害,很多人还会对自己“能否清楚地认识一个人”产生怀疑,也对信任别人这件事产生恐惧。
那么,当这种“不一致”发生,尤其是,当它在亲密关系中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真的是我们识人不清么?
今天我们会给大家介绍应对“不一致”的一种新策略——非整合(Aintegration)的思路。
“认知失调”
在亲密关系中的副作用
“不一致”并不是一件容易面对的事。
当我们在面对充满了未知和混乱的世界时,习惯用理性去认识这一切。我们渴望能够通过逻辑,努力将各种现象归纳进一种清晰明确的因果关系之中。这是因为,假如世间的人、事,能够被理性和逻辑所解释,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预测事情的走向,这让我们感到安全;而如果发生在自己身外的事件能够被自己解释得通,我们也会感到更舒服、平静。
而当我们的逻辑认为不会伤害我们的人,事实上却伤害了我们的时候,这种安全感、平静感就会被打破。此时,我们面对着一道难解的悖论,世界也随之变得更不确定。我们的头脑不喜欢这样的疑惑和矛盾,此时我们就容易陷入到一种紧张的思维混乱中。
这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发生的时刻。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维基百科中对它的定义是:
“认知失调是这样一种精神压力/精神不适:个体可能由于同时有着两种或多种互相矛盾的信念、想法、价值观产生这样的精神压力;也可能由于同时采取了两种或多种包含了矛盾理念的行动产生这样的精神压力;也可能由于面对了一些新的信息,而这些新信息与既有的信念、想法、价值观冲突。”
认知失调既指一种认知中存在矛盾的状态,也包含了一种改变这种状态的冲动——个体会由于这种状态产生不适,同时渴望立刻消除这种不适。个体会通过改变行为或改变认知的方式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自身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你觉得自己不喜欢一种工作,却一直在从事这份工作,这是一种认知失调,你可能会通过调节行动——换一份工作,或调节认知——其实这份工作也还不错,来重新平衡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让自己回到舒服、一致的状态中来。
再比如,你的恋人突然做了一件的事。你一直认为 ta 很爱你,但你从这件事情(新的信息)推断出的观点却是 ta 不爱我,这样你就陷入了认知失调中。
认知失调有它的副作用,这和前面提到的,它包含了一种“立刻调整行为或认知、以消除不适的冲动”有关。
因为急于摆脱认知失调的焦虑和不安,人很容易变得情绪化。或者为了满足认知上的因果关联,做出一些快速而绝对的结论。例如刚才的那个例子,个体为了赶快消除认知失调的不适,就因为新发生的这件事,确信对方不爱自己,认为自己一直在这段关系里“过于愚蠢”,陷入偏执和封闭的状态之中。你随之作出的种种行为,把你们的关系推向了更糟糕的地步。
那当我们面对出现在身边的混乱和不协调时,我们能否摆脱突然而至的紧张和焦躁,用一种更为包容而冷静的态度面对呢?
非整合:
承受“不一致”的能力
1. 什么是“非整合”?
2015年,心理学家雅各布·拉姆兰兹和雅艾尔·本雅米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非整合(Aintegration),他们补充解释道,这个概念的意思是“维持着的不一致”(Maintaining Incongruence)。
“非整合”指的是一种“人类忍受认知/情绪上的复杂性的能力”,表现在“维持不一致,承受矛盾、不连续(断断续续)、以及悖论,同时不感到紧张不适”。
具备“非整合”能力的个体,不需要不断去整合生理-心理的各个层面,以及每个层面中特定的存在物(例如,认知、价值观、情感等)。这样的个体,不需要像前文提到的那样,时时刻刻要用逻辑解释通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Ta们能够接受一些相反的“真实”同时存在,并依然感觉良好。
具备“非整合”能力的个体,不会通过操控自己的认知、价值观、情感等,去解决紧张和不适,而会允许矛盾的多种认知、价值观、情感同时存在,接受并且维持它们。同时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会让ta们感到分裂,ta们仍然感觉到自己是“整体的”。
如果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不一致发生在“非整合”能力强的个体身上,不太会给ta们带来太多的认知失调,因为ta们能够接受“一个人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单纯、真诚对待我的,而也会在一些时间里出现自私、丑陋,或者说人在一些层面和情境里是真诚的,另一些层面和情境里会有虚荣、欺骗”,也能够明白“并不存在爱或不爱这样极端、纯粹的状态”。Ta们也会知道,很多时候“还原真相”是不可能的,因为并没有一个“可供还原”的单一真相存在。
人心的复杂,是每分每秒、无时无刻的,每个人都是如此。只要选择相信某一些主要的倾向,就已经足够了。
2. 哪些人的非整合能力更强?
雅各布和雅艾尔通过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结果显示,有几种特质和非整合能力相关。
年长的人比年轻的人拥有更高的非整合能力。这也验证了研究者对此的猜想:拥有更多生命经验与广泛的知识和态度的个人,更频繁地置身于矛盾与不确定之中,因此ta们会更好地掌握非整合化能力。就像在我们的印象中,年龄时常与智慧、宽容紧密相关。
受了更高等教育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受更高等的教育的人往往会面对更为艰深的概念或更为复杂的体系,因此为人提供了运用非整合化能力的额外机会。
离异的人比婚姻中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因为经历了重大的压力、分离和不合适,尤其是在刚刚成年时期,这类人了解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差异和冲突,特别是个人生活中的矛盾。正是在不同境遇中对生活的再次认识使得ta们转向了非整合化思维。
无宗教信仰的人比有宗教信仰的人非整合能力更高。世俗化、无神论的参与者要比传统化、信教的参与者拥有更高的非整合化能力。整体上,宗教不兼容于困惑、不一致。许多信徒可能会接受矛盾和冲突,但ta们认为这些也反映了上帝的意志。Ta们觉得,怀疑是不必要的。重要的矛盾或晦涩并不被容纳,ta们通过转向宗教权威来解决这些问题。
非整合能力与遭受过多少创伤事件无关,但与面对生命事件的态度有关。研究发现,并不是遭受过更多创伤事件的人,就会比生活顺利的人非整合能力更强。但是,当问及参与者对过去的态度时,非整合化能力强的人更愿表达ta们所经历的积极的生活事件,而且谈论到消极的生活事件时也是采用“有利有弊”的态度。也许也是ta们非整合的能力,影响了ta们对消极事件的感受。
“对体系的需求”越高,非整合能力越弱。封闭式思维的人崇拜权威,渴望完全的命令,更容易教条化,在认知复杂性上表现较差,容易陷入新信息与旧有信念的认知失调中。那些特别追求逻辑严密和理性的人,也容易在非整合能力上表现差。
值得一提的是,非整合能力并不是排斥整合能力,也不是反对追求完备的知识框架,而是倡导学智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有所区分。不要过分依赖于一套固定而刻板的认知体系去生活,努力获取更为灵活和开放的生活态度,能够包容事物的矛盾与冲突。
当我们对发生的事感到困惑和不适时,无需急于动用原有的认知方式去寻找潜在原因,而是冷静地去认识矛盾本身。若这矛盾难以解决,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人性和世界的无法完全被解释的复杂性,接受它们,允许它们存在。
克尔恺郭尔在《爱的作为》指出:要去爱彼此的人性。真爱不会因为他人的缺点而不去拥抱他人,仿佛高高在上。相反,当爱人出现了错过,人们应该更牢靠、更紧密地相拥,为了克服那些不足。这一点和亲密关系中的非整合化有着深切的相通之处。
(为什么说失望发生的时刻,才是走进爱情的时刻?公众号主页回复关键词“失望”查看。)
最后给大家三个小tips,应对关系中出现的不一致:
1. 不要失去整体性眼光。当陷入痛苦的处境中,人很难看到其他的事。不要执拗于当前的冲突,回忆那些共享的美好时光,一起克服的艰难时刻。同时要谨慎于过分乐观和不现实的评估。
2. 加强彼此的交流。不要抱着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可以规划谈话的时间。到公共场合讨论,避免情绪的爆发。说话前多思考,等对方发言结束后再做回应。更多以第一人称来表述,不要过分揣测对方的想法。
3. 将注意力放在所需之处。不要借题发挥,将危机扩大和恶化。冷静认清危机的原因,努力解决问题。若在根本性分歧上难以一致,尝试用更宽容的态度对待分歧。
Reference:
Lomranz, J., & Benyamini, Y. (2016). The ability to live with incongruence: Aintegration—The concept and its operationalization.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23, 79-92.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这么大尺度的国产谍战片,能上映,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大S起诉汪小菲结案,赔偿出乎所有人意料,被湾湾女星当做梗嘲笑
心累的时候该怎么办
京城第一美女朱珠出生即巅峰,她的家境出乎你意料……
许纪霖 × 周濂:当生活中的仪式感退却,我们该怎么办?
十大名言的后半句,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熬不过去了,该怎么办?
清明节:我们该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
接受不了现实,怎么办
陈晓说王一博足够强大!期待王一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