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民间手艺人复兴剪纸艺术
原标题:美媒:中国民间手艺人复兴剪纸艺术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2月12日刊发题为《中国民间艺术家用纸张分享快乐》的报道,内容编译如下:
凭借出奇的精准和专注,余泽玲在薄薄的红纸上剪裁着。她的剪刀像施了魔法般滑动。几分钟后,她展开了作品:一头线条刚劲的微笑着的中国生肖猪。
余泽玲是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民间大师,她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是动物、人物和场景剪纸,这些剪纸如此生动,看起来像是要从墙上跳出来一样。她的艺术作品富有象征主义,表现了安塞(地处中国陕北)的乡村生活。安塞是剪纸重镇——剪纸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农村最近几十年经历了巨大变化,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曾经几乎所有农村女性都会的剪纸艺术逐渐消失。
中国西北地区的女性正维持着剪纸艺术的存在。为了确保这门手艺长存,她们必须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下一代。
余泽玲和其他人正致力于维持这一民间艺术的存在。事实上,这位土生土长的安塞人正在20世纪80年代(剪纸的黄金年代)那些技术最高超的剪纸艺术家和新一代继承者之间充当桥梁。
余泽玲一边小心地把生肖猪装进塑料薄膜,一边微笑着说:“我喜欢剪纸。我会一直干下去。”
在安塞一个山谷深处的小村庄里长大的余泽玲回想起童年时在家过年的情形说:“我们那时很穷,到了过年时我们会把剪纸贴到窗上。”
人们最初用剪纸作为祭品,后来把它们当成地方节日、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期间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的装饰。从事剪纸的主要是女性。
剪纸作品充满了农村生活的吉祥象征,祈求风调雨顺、多子多孙、长寿、财富和幸福。不同地区有自己明显的风格,陕西以更加粗犷和原始的设计而闻名。
余泽玲12岁(1978年)上完小学后开始学习剪纸,就在那时,中国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和社会开放,这使得传统文化开始复兴。
余泽玲最初用废报纸练习,然后她姑姑开始教她剪纸,并让她接触越来越复杂的图案。她说:“我姑姑教得很好。”白天务农,晚上她就跟女性亲属一起剪纸。
在那段时间,一名叫陈善乔(音)的研究学者长途跋涉到了安塞山区农村,重新发现蕴含在剪纸里的“真意”。这些剪纸的力量让他大受感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招募了几名乡村女性剪纸艺术大师到安塞文化中心传授技艺。
余泽玲结婚后,她的丈夫欣赏她对剪纸的热爱和技巧,并在1987年把妻子的几件作品带到当地市场,但没能卖掉。所以他到了更远的地方,骑了几十公里自行车来到安塞文化中心。看到这些优秀的作品,陈善乔立即将其买下,并邀请余泽玲前来跟几位艺术大师一起练习。
余泽玲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剪纸艺术。经过多年训练,余泽玲已成为大师,一次又一次获奖。她的作品在博物馆里展出。但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很谦逊。她微笑着说:“我以前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农民。”(编译/杨新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媒:中国民间手艺人复兴剪纸艺术
一群手艺人做了一场“生活+艺术”的展览
邵阳绥宁:苗家剪纸艺术传承保护在行动
美术史学者薄松年先生收藏的民间剪纸首次亮相
宁德柘荣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剪纸研学活动
湖南:娄底市剪纸精品展在双峰开展
传承匠心精神!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开展剪纸艺术非遗课
品尝非遗剪纸 欢享暑期生活——自贡贡井区举行首届剪纸艺术作品展
留学生体验仫佬族剪纸技艺 感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课堂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