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琳·斯蒂德:只描绘当下的事物,很容易过时|凯迪克金奖得主专访
原标题:埃琳·斯蒂德:只描绘当下的事物,很容易过时|凯迪克金奖得主专访
《阿莫的迟到日》内文图。
绘本创作者是否要紧跟着当下的热门话题,挖掘创作灵感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
《阿莫的生病日》的图画创作者埃琳·斯蒂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笃定的——她有意抹去笔下故事的年代性,一直“试着去创作不指向任何特定时刻的画作”,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读者相信这个故事”。
当被问到背后的原因时,埃琳说道,技术总在变化和进步,当下的事物虽然热门,但也很容易过时。
《阿莫的生病日》,作者:[美]菲利普·斯蒂德 文,[美]埃琳·斯蒂德 图,译者:阿甲,出品方:麦克米伦世纪童书,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凭借与丈夫菲利普·斯蒂德合作的第一本绘本《阿莫的生病日》,埃琳获得了凯迪克奖金奖。《阿莫的生病日》的故事并不复杂,老人阿莫在动物园上班,他陪大象下棋(大象每一步都下很慢),陪乌龟赛跑(每一回都是乌龟赢),陪企鹅默默坐着(企鹅很害羞),给犀牛擦鼻涕(犀牛鼻炎过敏),给猫头鹰讲故事(猫头鹰夜里怕黑)。然后有一天,阿莫生病了,没法去动物园,动物们等啊等,等不来他,就坐巴士去找阿莫。大象陪阿莫下棋,乌龟陪阿莫玩捉迷藏,企鹅坐在阿莫脚边给他暖脚,犀牛给阿莫擦鼻涕,阿莫和大家喝热茶,然后猫头鹰给阿莫读了个故事,大家就一起睡觉了。
用埃琳自己的话来说,她和丈夫菲利普一直在创作“关于善良和奇迹的简单故事”,里面的人物内向,但并不孤独。
采访|王铭博 刘丹亭
翻译|刘丹亭
内向不意味着孤独,
避世也不等同于厌世
新京报小童书:埃琳,你好。2008年,你和丈夫菲利普就离开城市搬到谷仓工作室,并在这里创作出许多作品。你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也影响了你们的创作风格呢?
埃琳:我们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两座谷仓里度过的——一座谷仓位于乡间的古老农场,另一座则在一个小城的市中心,这两座谷仓的历史都超过了100年。因为女儿的降生,最近我们从乡下的谷仓搬到了城里的谷仓,以便可以离家人和朋友更近。我觉得,这两座谷仓都对我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因为它们都是温暖和抚慰心灵的地方,很适合坐下来创作。这两座建筑都有自己的历史,或许还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然而,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谷仓并不安静!它和火车站只有一街之隔。不过这个空间很有吸引力。
新京报小童书:在当下这个纷扰不断、互联网当道的时代,许多人也想回归田园。你们在乡下工作室的生活可以屏蔽大部分当下的纷扰吗?你们的生活是像你们笔下的故事一样悠扬宁静吗?
埃琳:简单来说,不是这样的!我依然有互联网、手机,还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以及亲朋好友。想要不被这一切支配是很困难的。一天结束时,我经常感到自己没有完成足够多的工作。
然而,与自然的短暂相处让我和流逝的时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结。我生活在四季流转中: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大雪纷飞的寒冬,以及被露水打湿的暖春。只要稍稍慢下脚步(哪怕只是在树木之间散散步),也能让我学会如何与周遭的世界打交道。这确保了我能欣赏时间的流逝,而不会对光阴荏苒无动于衷。
《阿莫的迟到日》内页。
新京报小童书:你曾说过,你和丈夫菲利普合作创作的《为月亮先生演奏》是两个内向者讲述的关于内向者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内向者常被置于不得不捍卫自己的内向的境地,也要体会更多孤独。你是否愿意谈谈你怎么看待内向和孤独?毕竟在当下,它们通常被视为是消极的。
埃琳:首先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得记住,内向不意味着孤独。它意味着有些时候为了感知最好的自我,你必须花时间和自己独处。话虽如此,我认为即时通讯(手机、社交媒体)发展的副作用是我们都变得有点儿孤独。人往往在他人身边时感觉最好(有时,即便是内向的人也这么觉得)。
我总是犹豫要不要说出某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我不想剥夺别人和书之间的关联。但是,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即《为月亮先生演奏》)更多的是关于自我尊重。主角喜欢演奏音乐,可对为他人表演却不感兴趣,然而,这不意味着主角演奏的音乐没有价值。它依然是她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也将她塑造为她自己。
如果我们可以对这样的人展现一点善意,即便他们的追求和我们的不同(甚至或许更好)。所以,对我来说,花时间和自己相处不一定要被视为消极。一旦你做好准备,这会推动你成为一个对待身边人更友善、更优雅的人。
《为月亮先生演奏》,作者: [美] 菲利普·C.斯蒂德 著,[美] 埃琳·E.斯蒂德 绘,译者: 阿甲,出品方: 奇想国童书,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9年9月。
不描绘当下的事物,
因为它们很快会过时
新京报小童书:无论是《阿莫的生病日》《阿莫的迟到日》,还是《太阳起晚了》,你的作品中总会抹去当下的痕迹,像在讲上个世纪,甚至更久远的“老故事”。你为什么会讲如此质朴、毫无当下痕迹的故事呢?是因为这种质朴的故事很难在快节奏的当下发生?还是因为旧时光本身对你来说有魔力?
埃琳:我不会创作描绘当下事物的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看起来很快就会过时。技术总是在变化和进步。但我希望自己书中的故事看上去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一旦你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书,你就进入了那个想象的世界。直至今日,我都没有画过一个明确发生在当下的故事。我试着去创作不指向任何特定时刻的画作。我只是想让读者相信这个故事。
新京报小童书:对于每一位创作者来说,从确立创作目标到完成第一部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你的第一部绘本作品《阿莫的生病日》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呢?
埃琳:我很幸运,因为我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就能出版作品。《阿莫的生病日》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在全球取得最佳成绩的作品。
创作第一本书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我非常紧张,而且也不确定我的作品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那种东西。在此之前,我已经停止画画很多年了。我失去了信心。但菲利普(埃琳的丈夫、《阿莫的生病日》故事作者)和我的几位朋友真心认为我应该继续画画,在他们的鼓舞下,我创作了这本书。我一直热爱童书,而且也想投身于出版事业。我真的很幸运,十多年过去了,我仍拥有这份事业!而且还能接受来自中国的采访!我感激不尽。
《阿莫的迟到日》,作者:[美]菲利普·斯蒂德 文,[美]埃琳·斯蒂德 图,译者:阿甲,出品方:麦克米伦世纪童书,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7月。
新京报小童书:第一本书《阿莫的生病日》获得了2011年的凯迪克金奖。得知获奖消息的时候你正在做什么?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就获此大奖,会给你日后的创作带来额外的激励或压力吗?
埃琳:奖项公布之前,可没有“短名单”或者“提示”,获奖人只比世界上的其他人早几小时知道结果。当时,我醒了,开始了新的一天。我正打算带狗出去散步,然后再做个早餐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差点没接,因为我不熟悉那个号码。不过电话那头是慷慨的图书馆协会委员之一,这些委员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认为,得奖给予我和菲利普信心,让我们得以坚持创作这些作品,来讲述关于善良和奇迹的简单故事。我获得了足够的激励(有时我可能相当雄心勃勃),不过有时也确实感到一些额外的压力。不过,我并不介意。赢得凯迪克奖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我能够承受额外的压力。
新京报小童书:听说《阿莫的生病日》的出版缘起自你们带着一幅阿莫先生和动物的插图去见了出版人尼尔·波特,他一下就被打动了,这部作品也应运而生。那幅画最后被用在书里了吗?菲利普的故事总是从你的画面中生长出来的吗?你的画细腻、温暖又平静,这样的风格是否也影响了菲利普的故事风格呢?
埃琳:那幅画没有被用在书里!事实上,我们把它送人了,一位好朋友先要了这幅画。但这幅画的创意确实激发菲尔(菲利普的昵称)为这本书创作了故事。不过,创作不会总以这种方式发生。
一般来说,以一幅画开启一个故事实际上是比较难于找到好故事的方法。话虽如此,我确实认为我作画的方式影响了菲利普为我写的故事的类型。我觉得我是自然而然地画出了安静的图像,菲利普的写作则是对此的回应。
《阿莫的迟到日》内页。
新京报小童书:作为夫妻,你和菲利普共同生活又共同创作。你们创作的选题是怎样产生的呢?可以以《阿莫的迟到日》或《太阳起晚了》为例,讲讲你们如何在一本书还是个点子的时候,讨论并决定创作它的呢?
埃琳:我通常会在菲利普下笔前,听一听他对故事的想法,不过我会试着不做出太多反馈。一个故事的最初几次尝试是困难的!一旦菲利普完成了草稿,这就到了我们为完善故事而反复推敲和分享想法的时候了。
新京报小童书:夫妻间合作与和其他创作者合作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的合作模式通常是什么样的?会有特别的优势或困难吗?
埃琳:夫妻合作的真正优势在于反复推敲想法、来回编辑时效率更高。如果我们在工作室里觉得哪些草稿需要修改或者哪些线条应该起作用,我们可以迅速解决。如果一个人“卡”住了,另一个也可以帮忙。
我们一般的合作模式是尊重彼此的独立工作,尽量不要互相指手画脚,同时尽我们所能做到最好。通常,如果我们与其他作者或插画师合作,会有更漫长的讨论和更繁复的步骤。我俩合作的一个缺点是,有时会误判工作室以外的人是否喜欢我们的书!
新京报小童书:在独立创作作品时,你们也会互相讨论吗?会感受到对方的影响吗?
埃琳:我们在进行各自独立的工作时确实会互相讨论。工作室中有一位你深深信赖的同事帮忙确保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很有助益。我认为我俩肯定互相影响,还有,鉴于我们结婚了,我想我们也常试图通过工作在对方心中留下印记。
吸收美丽的事物,
才能保持创造力
新京报小童书:从《阿莫的生病日》出版至今,你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创作效率。你遇到过创作瓶颈吗?对于如何突破瓶颈、寻找灵感,你有什么诀窍吗?
埃琳:哈,是的,瓶颈一直都存在。实话实说,我觉得我才刚刚开始从其中之一脱身。无论我是不是有一份书籍合同或者面临截稿日期,瓶颈都会出现在我生活中。过去的几年里,我的孩子出生了,我的父亲去世了,而且在这期间疫情流行。在那段艰难时期,很难感受到创造力。
我从这一切中学到的最有益的一课,是试着记住什么是你想做的——无论是演奏音乐、画画,或者和朋友待在一起。让它成为你恢复状态的动力。如果你不允许自己吸收一些美丽的事物(不管对你来说是什么——树木、一幅画作、一顿佳肴),你就很难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或者说,成为任何一种人都是困难的,真的)。有时我得记得花时间去这么做。
《阿莫的迟到日》内页。
新京报小童书:在2019年,你和菲利普“晋升”为父母,身份的转变是否对你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影响?你如何找到创作和育儿之间的平衡呢?
埃琳:宝宝还只有一点点大的时候,我可以把她放在婴儿背带里继续作画。但这只持续了几个月。一等到她能四处活动,就很难找到时间来工作了。我大概是睡眠不足。不过,我很爱当母亲,我知道婴儿期转瞬即逝。
我觉得,成为母亲也是一段非常有创造力的时光,但是,最初的几年,大部分创造力都用在了宝宝身上。花时间与女儿相处,确实让我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有多爱为孩子创作童书,以及优秀的书籍会如何成为与孩子建立联结的强大工具。说到平衡,我尚未找到。不过,不管怎么说,我正在经历一段奇妙的时光。
新京报小童书:和孩子分享自己作品的感觉怎么样?她会是你新作的第一位读者吗?
埃琳:特别有趣的是,我俩并没有真正跟孩子分享我们的书。我爱书,也爱阅读,不过我不希望她爱上某些书是因为它们的作者是她父母。我只希望她喜爱书籍和美好的故事。因此,我们给她读了很多书!但是,她花了好几年,经过一位老师的指点,才明白她的父母也在创作图书。
作为插画师,最棒的是
可以展现文本没有提及的部分
新京报小童书:在去年出版的《太阳起晚了》中,你把故事的舞台放在了农场,这是不是从你们的乡间生活得到的灵感呢?
埃琳:没错!菲利普是个长跑家,他过去会绕着一个农场跑步,那儿的动物常会隔着篱笆凑近他。
《太阳起晚了》,[美] 菲利普·C.斯蒂德 文,[美] 埃琳·E.斯蒂德 图,马爱农 译,洛克博克出品,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4月。
新京报小童书:在《太阳起晚了》中,读者会看到日出前后天空发生的细微又美丽的变化。你是如何捕捉到如此微妙的细节并呈现在作品中的呢?
埃琳:作为一位插画师,最棒的是可以展现故事没有被文本展现的部分。所以,我能够在动物寻找的同时展现时间的流动,即使文本对此没有提及,也没有将其外化。
新京报小童书:《太阳起晚了》的插图中那些美丽的肌理是如何创作的呢?你是如何决定这本书的色调和绘画风格的呢?
埃琳:在我开始为这本书选定艺术基调之前,我倾向于为它调配一个调色板。我喜欢每部作品的色彩和人物设定都遵循一定逻辑。就这本书来说,我使用了水彩和铅笔,并用彩色铅笔进行提亮。我希望这本书由水彩绘成,因为书中的角色太温柔了,还有点傻乎乎的。我觉得木版画对于这个故事来说太生硬了。
《太阳起晚了》内页。
新京报小童书:《太阳起晚了》似乎一直在传说、现实和梦境之间游走,充满了不确定性。你如何想到要讲述一个这样特别的故事呢?
埃琳:我认为这个故事真的来自于一个记录着“当孩子是一种什么感觉”的地方。初来乍到的孩子被要求待在这个世界,我觉得有时他们身边的成年人忘记告诉他们这世界是什么样的,以及世界为何如此。身为成年人,我们对此了如指掌,我知道街对面的火车每天12点到站,我得定期去看医生和牙医以确保自己的健康,还有,学校3点放学。然而,孩子们被丢下辨别周遭世界中浩繁的事物,这会让他们处于不确定感之中。这个世界是浩瀚的,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浩瀚的。日复一日,等待他们破解的还有很多很多。
新京报小童书:《太阳起晚了》给读者留下了很多解读空间。你曾说过,不喜欢说明某本书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可以请你谈谈这本书的创作理念吗?
埃琳:我认为《太阳起晚了》讲的主要是“担忧”这种感受。对于书中的动物,它们的担忧是巨大的。然而,对于读者,一旦读到结尾,就会意识到这种担忧本来不必如此巨大。就动物而言,事情正在变好。
孩子们总在担忧,而且,有时如果没有身边大人的帮助,要区分大的忧虑和小的忧虑是十分困难的。这本书希望孩子能在故事结尾意识到,有些忧虑可以被他们很好地解决。如果在睡前为他们读一读这本书,那么他们就能带着微笑入睡。
《太阳起晚了》内页。
新京报小童书:有读者指出,《太阳起晚了》中的“巨人”脚上的袜子,和《阿莫的生病日》主角阿莫穿的袜子是同一款式,这是一个彩蛋吗?
埃琳:真有趣!确实,阿莫穿着条纹袜子。不过,不,这并不真的是个线索。我想我就是喜欢画条纹袜子。
新京报小童书:你在博客中一直会推荐其他优秀作者的作品,能谈谈你们喜欢的童书作家都有哪些吗?
埃琳:莫里斯·桑达克、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辛西娅·赖兰特、贝芙莉·克莱瑞、艾伦·塞伊、艾兹拉·杰克·季兹、欧吉·莫拉、陶慕、露西·卡曾斯、霍利·霍比、莱恩·史密斯、乔恩·克拉森……很难全部列举出来。
新京报小童书: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想要进行图画书创作的作者,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埃琳:试着去创作一个故事,一个童年的你会喜欢聆听的故事。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采访:王铭博 刘丹亭;翻译:刘丹亭;编辑:王铭博;校对:杨许丽。题图来自麦克米伦世纪童书出品绘本《阿莫的迟到日》。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小童书」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
联系我们
童书合作、书评投稿和入读者微信群
加书评君微信:kanbooksa
2023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78本入围书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埃琳·斯蒂德:只描绘当下的事物,很容易过时|凯迪克金奖得主专访
埃琳·斯蒂德:只描绘当下的事物,很容易过时
《阿莫的迟到日》| 每日一书
2023年凯迪克绘本大奖揭晓,多位作者梅开二度
专访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只是征行自有诗
《太阳起晚了》|每日一书
广州大剧院“纯粹系列”古典音乐周将迎来两位柴赛金奖得主
陈凯琳家境 家境富裕当选港姐后进入娱乐圈
小鬼真实的家庭背景 小鬼王琳凯的资料
97岁男星迪克范戴克出车祸,独自开车外出,鼻子嘴巴流血拒绝送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