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里的寒冬雅事
原标题:古画里的寒冬雅事
近日,华北、黄淮迎来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虽天寒地冻、冷气袭人,但冬日雪景乃是天地一绝色,今日的人们依然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美景所吸引,那么文雅的古人如何欣赏良辰“雪”景?在漫长的冬日他们会有哪些活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画,探寻古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冬日世界。
室内围炉煮茶、品茗对弈
在古代,冬日围炉煮茶、品茗、饮酒、博古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活动。在静谧的雪天,约上好友,围炉夜话,饮酒煮茶,在人间烟火中体验诗意生活。
南宋画家夏圭所绘的《雪堂客话图》描绘的便是雪后欲融未化时,古人屋内对弈的场景。画作中山峦用小斧劈皴和短线条秃笔直皴,以表现山石方硬奇峭而又苍润浑融的质感。天空和水略染淡墨,以烘托大雪的洁白和寒气袭人的气氛。构图采取“边角式”局部取景法。全图笔法苍劲深厚、豪放典雅。屋内两人正在对坐弈棋,虽只对其圈脸、勾衣,寥寥数笔,却将人物对弈时凝神注目的神情表现出来。远处山顶与近处树枝上有未融化的积雪零星点缀。画面右下角为细波荡漾的湖面,一叶小舟漂于湖面之上。画面左上角留出的天空,杳渺无际,把观者引入深远渺茫、意蕴悠长的境界。
▲寒岩积雪图(国画) 156×82厘米 南宋 马远
在南宋画家马远(一说钟礼)的《寒岩积雪图》中,古人正“围炉煮茶”。画面中皑皑白雪覆盖了山峰、溪岸、楼阁和树木,银装素裹,呈现出天地渺茫、山林幽寂的景象。长松挺立在庭园中央,屋宇周围有梅花绽放,为静谧的寒夜增添了生机。屋内案上摆放几本书籍,烛光暗弱,二位文人围着火炉相对而坐,火炉上正在煮茶,一童子在旁侍立。
▲ 月曼清游图之围炉博古(国画) 37×31厘米 清 陈牧
清代的陈牧在《月曼清游图》册中描绘了宫廷嫔妃们一年的宫中生活,其中,就对冬天嫔妃们围炉博古的场景进行了描绘。华屋楼阁中,妇人闲聚一堂,赏画赋诗,围炉博古。图中有8位女子,有一位年长女子坐在椅子上,两个年轻的女子一个帮她撑画,一个似乎在为她讲解。画面的中央,嫔妃们正为一件青铜鼎着迷,谈得饶有兴趣。还有两个女子,一个抱来一件青铜器,一个则抱来6件卷轴画。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之貌。同时,巧妙地通过圆窗外叶子凋零的残枝和屋内取暖的火盆,暗示了季节。嫔妃们的活动内容,在民间生活中均习以为常,只不过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使这些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更加富贵、繁琐及典制化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围炉博古”相对赏花、刺绣、对弈等传统仕女画题材更有新意。文人骚客对书画及古玩的收藏、鉴赏的狂热在文学、绘画中大量出现,不足为奇。而女子参与书画鉴藏活动少见于记载,因此这幅反映宫廷妇女鉴藏活动的绘画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
外出踏雪寻梅、寒江垂钓
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赋予了高洁、坚强、谦虚等品质。古人喜爱踏雪寻梅,欣赏梅花冬日绽放的美丽与寒冬绽放的坚强品质,踏雪寻梅也是许多画家笔下的重要题材。
明代画家王谔的《踏雪寻梅图》描绘了一主三仆于雪天往深山寻梅的情景。王谔的画风简洁明了,线条流畅,色彩搭配恰到好处。画面上,几个仆人跟随着主人,踏着雪地,探寻着深山中的梅花。画中山石棱角方硬,两株古梅盘根错节,树干虬曲苍劲,山体、坡石多用大斧劈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古代冬日的深山之中,感受着雪花飘落,聆听着梅花的幽香,不由得感叹一声“暗香疏影”。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清代萧晨所作的《踏雪寻梅图》。画中描绘的是雪霁时分,一位长者携童子踏雪寻梅的场景。高大的山崖、崎岖的山坡、挺拔的梅枝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整个背景用淡墨渲染,以呈现出寒冷萧瑟的景象。而山间迎风而立的几簇竹子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画幅中间的古梅,虬曲兀立,枝叶交错,梅花已然盛开。梅树下伫立着的长者,身穿绛袍红履,头披风帽,双手持杖,正在昂首神情专注地观赏盛开的梅花。长者身后立着一位童子,身背行李,漫不经心,无心赏梅,侧身望着缓缓的流水而出神。寒梅、清溪、筱竹、坡石,长者与童子,于此灵通神会,人与天地合一,臻至超逸高洁的境界。
独钓于寒江雪野之中,享受着垂钓带来的乐趣和心境的宁静是古人冬日休闲的另一雅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垂钓的画卷。与此情景和诗意相匹配的绘画莫过于北宋范宽的《寒江钓雪图》,在寒冬冷寂的江面,一叶孤舟上的老翁佝偻着背、一身蓑衣,独自垂钓。一枝虬曲的松柏从巨石中伸出,远处一片狭长的涯岸,树与石的留白处正是皑皑大雪。老翁究竟是在钓鱼还是钓雪已不重要,品味字面、画面之外的无穷韵味才是最重要的。
▲ 寒江钓艇图(国画) 65×36厘米 明 陆治
明代画家陆治的《寒江钓艇图》中,在大雪纷飞的季节,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坐于船头,蜷缩着身子,用蓝色的布包裹着双手,拿着鱼竿,画面透出一股冷意。整幅画的构图采用截景的方法,将钓船、枯树与辽阔的江面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兼工带写富有诗意,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2023年12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古画里的寒冬雅事》
↓ ↓ ↓ ↓ ↓ ↓ ↓ ↓ ↓
责编:张海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画里的寒冬雅事
在中国古画里经常出现的“猫蝶相戏”,寓意是什么?蚂蚁庄园答案
王鹤棣 十一月寒冬乱世春秋里的深情让人倍感暖心
古画里未完待续的故事 见证中秋节俗演变
合办风雅事!绍兴·临沂书法作品交流展开展
妙手修复让古画重现神采
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
【我们的中国故事】让中国古画“活”起来的时光匠人
书画装裱师:藏在古画背后的艺术家
古画变身数字艺术作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