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和音乐治愈心灵,华中师大这场主题音乐会“声”入人心

原标题:用文学和音乐治愈心灵,华中师大这场主题音乐会“声”入人心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实习生 汪真

通讯员 刘伊玲 杨永盛 谭可言

“闭上眼睛,深呼吸,跟随音乐的流动去体验与感受,正如乐章的变化,起伏也是生命的常态。”12月15日晚,华中师范大学第四十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万籁声”心灵疗愈音乐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观众在舒缓音乐与温柔低语中放松身体、疗愈心灵。

本次心理疗愈主题音乐会以“万籁声”为主题,意在发现身边独特声音,挖掘美、传递美,旨在引导听众在文学与音乐的沁润中完成心理疗愈,放松身体、治愈心灵。

在快板和慢板的应和下,音乐会以一曲《渔舟梦晚》拉开了序幕。

错落排列的数十位演奏者用悠扬的琴声带领观众走出城市喧嚣,走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之境。

伴随王佳睿《翠语》的演奏,观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牟韵静老师的引导下,闭上眼深呼吸,用心感受音乐的流动与起伏,接受生命的起伏流转,一曲结束后,在交流互动环节,小朋友“闭上眼之后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的童真发言引发观众阵阵掌声。

《恋春风》的演奏在舒缓悠扬的视频中徐徐展开,徐琳轩和徐克菲的合奏以轻快的音律引导观众描摹属于自己的春风之景。感受过春风拂面后,朱吉栎、翁子婷和张维雅演奏一曲《小满》,用琴声勾画出细碎平常却闪闪发光的日子,在乐曲中参悟“何须多虑盈亏事,小满终归胜万全”的人生哲理。

与音乐学院张文昭老师的朗诵配合,由常润杨演奏的《海之波澜》,在勾、抹、劈、挑中展示出大海波澜壮阔之景,观众仿佛置身于壮阔海边,身临其境感受海浪之激昂。

当激昂的海之波澜褪去,涌现而来的是赤壁滔滔江水,在陶思涵演奏的《赤壁怀古》琴声中,感受江水滔滔尽向东,筝声瑟瑟赤壁空,品尽“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怅然与失落。不困囿于眼前逆境,《定风波》中,李哲立老师悠然的琴声又带领观众领略雨后初晴,阳光再次洒下之景,体味一代文豪苏东坡面对人生逆旅时超然豁达的心境。

最后由16人共同协奏古筝曲《蹀马倾杯舞千秋》。回望历史长廊,千秋之节,倾杯乐响,舞马助兴,大唐盛世,好不热闹。歌唱尽曲舞罢,曲中宴会落下帷幕,演奏会也走向尾声。

音乐会过后,现场观众表示切身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疗愈与感动,“临近期末考试,听这样一场音乐会确实起到了放松精神的作用。”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熊美慧同学这样说。另一位来自文学院的郑乐敏同学则表示:“听开头几首舒缓乐曲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后面几首有关苏东坡的乐曲又有一种真的置身于历史洪流之中的感觉。”

本场音乐会由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武部)、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文学院、音乐学院承办,音乐学院器乐系、文小狮美育思政工作室、文学院“文心驿站”心理工作站、音乐学院“爱乐”心理工作站协办。

“本次音乐会延续了文学院与音乐学院携手推进的传统特色,拓展曲目范围,丰富美育载体,搭建高质量艺术教育平台。”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第四十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弦上美育·思政留声”系列音乐会希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积极探索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新路径,开展内容充实生动的美育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广大青年学子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助力建设思想先进、初心坚定、全面发展的青年队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创新的“华师方案”,为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注入精神力量。

(学校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华中师大Tiankong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音乐会
触乐夜话:文学可以治愈人心,那么游戏呢?
15首原创音乐激励人心 四川自贡举办第八届本土原创音乐会
“乐入长安-音乐剧主题作品音乐会”在西安上演
文学与音乐珠联璧合!“十月文学之夜”交响音乐会举办
【“五一”玩转哈尔滨】这场久石让作品音乐会,治愈你的假期综合征
传承红色基因 三圣街道“强国复兴有我”诵读比赛“声”入人心
四川雪山和重庆三峡联动 这场音乐会有点“极限”
壮美乐韵 金山爱乐乐团携尹伟臣献上音乐盛宴
“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2023东城区重阳节合唱音乐会温情唱响

网址: 用文学和音乐治愈心灵,华中师大这场主题音乐会“声”入人心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252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