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芬在湾区书屋开讲美学课,从《溪山琴况》看中国音乐之美
原标题:陈菊芬在湾区书屋开讲美学课,从《溪山琴况》看中国音乐之美
日前,由花城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经典艺术美学”丛书正式首发。丛书选取小说、诗词、书法、园林、绘画、音乐六种艺术门类的经典名著为范本,运用美学理论进行详细论述,配以300多幅精美古画插图,为读者开启“美”的大门。
12月17日晚,《〈溪山琴况〉之中国音乐美学》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陈菊芬教授做客湾区书屋,从生态、心理、艺术、人文四个维度,声情并茂地阐释了中国音乐美学的深厚内涵。在花城广州的初冬时节,50余位热爱音乐的市民群众在珠江公园湾区书屋聆听了一场乐动人心的音乐美学课。
《溪山琴况》贯通了音乐的“道、器、法、技”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中国音乐审美思想源远流长,从传说中三代的尧舜禹,到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再到嵇康写《声无哀乐论》作《广陵散》,历朝历代积累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音乐美学。陈菊芬认为,明末清初古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汇集了儒、释、道三家的音乐思想,可谓是贯通音乐“道、器、法、技”的一部极好的经典。
“其实《溪山琴况》这个书名就有非常深厚的美学意蕴,‘溪山’象征着清淡、飘逸的审美境界,‘琴’字集合了音乐之美,以二十四‘况’揭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24个审美范式。”陈菊芬表示。
在分享中,陈菊芬从生态、心理、艺术、人文四个维度,对《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进行观照,现场向大家分享了中国音乐的经典曲目《高山》《流水》,李叔同的《送别》,87版《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以及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古今经典,讲述乐曲背后的创作故事和精神内涵,逐一向大家解析阐述了中国音乐的自然之美、情操之美、中和之美、神韵之美。
现场陈菊芬还展示了自己高超的音乐演绎水平,带领现场观众合唱《送别》等曲目,以乐传情引导大家体验深层的情感共鸣。“共情是音乐美学的根本要素,而音乐美学教育有助于我们培养‘三高’,即高贵的灵魂、高尚的道德和高雅的情趣。”陈菊芬风趣地总结道。
“要发挥音乐疗愈人心的作用”
活动最后,“中国经典艺术美学”丛书主编顾作义与陈菊芬就音乐美学对人的滋养展开了精彩的分享和探讨。
“听了这堂音乐美学课,我们系统性地了解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宝藏,对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很大好处。”顾作义表示,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有效提升我们对音乐的审美和创作能力。顾作义认为当下我们还缺少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好音乐,“我们能不能写一首中国自己的生日歌?我们的父亲节、母亲节应该唱什么歌?我们传统的中秋节、元宵节、春节过年有没有一首大家都认可的歌?所以我们音乐事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互动问答中,音乐疗愈的话题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兴趣和共鸣,顾作义和陈菊芬分别向大家推荐了关于音乐疗愈的书籍和歌单。顾作义和陈菊芬都表示,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音乐对人心灵的抚慰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而通过优美雅致的音乐来疏导社会人心,其实正是中国音乐的优良传统。
顾作义也期待,通过学习《溪山琴况》等中国艺术美学经典,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不断提升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充满中华风韵的音乐作品。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袁晓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展现青年独特“引力” 湾区青年艺术巡礼大芬美术馆开幕
郎朗大师课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再度开讲
郎朗大师课在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再度开讲
老记走进“油画第一村” 感受“美好生活大芬造”
她们在2023奥林匹克艺术大会奏响中国《山·水》
龚琳娜《叙事琴歌:胡笳十八拍》唱片发行 感受琴歌之美
以琴会友!孔学堂溪山琴社亮相成都国际古琴艺术节
蜀中山水与杜甫,“罨画讲坛”琴鹤堂中开讲!
在心海书屋 品传统诗词之美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将继续深化大湾区文艺院团合作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