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你看到的人生赢家,可没你想得那么好!
原标题:夜读|你看到的人生赢家,可没你想得那么好!
"
别高估别人,更别低估自己!
"
你有过类似的感受或经历吗:
时常觉得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好优秀,只有自己很糟糕,什么优点都没有;
面对这些人时,会不自觉感到自卑和紧张,甚至会刻意放低自己,或是不敢接近TA们;
崇拜某个人或某种生活状态,但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想象中的水平;
跟别人提起那些优秀的人时,会特别自豪,然后拿自己对比,不断贬低自己;
刷到短视频平台上很火的博主,更加觉得很多人都有钱有才华,然后陷入焦虑……
不可否认,这就是之前的我。
但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却直接治好了我这个20多年的“坏毛病”:这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们都属于这个“草台班子”的演员。众生平等,别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优秀,我们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所以,永远别高估别人,更别低估自己。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彻底完成心态上的转变,首先要学会:对这个世界“祛魅”。
我们要明白,他人的魅力,是我们赋予的。
它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看待他人时,给对方贴上的标签。
我们看到某人身上具有某种标签的过程,就叫做赋魅。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某人很厉害时,事实未必真的如此。相反,TA的魅力很有可能是你赋予的。
比如你特别缺乏摄影的技能,就会觉得那些会拍照的人,简直比自己厉害100倍……
但事实,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夸张。
你只是看到了TA身上你所在乎的标签,并不代表TA真的拥有对应的“魅力”。
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很多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优秀,很多事情也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困难。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给某人或某件事赋魅呢?
原因有以下三点:
1、“理想自我”的投射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崇拜的人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我欣赏优秀的文字博主;
朋友最崇拜的是某位学术大牛;
表妹则很羡慕有副业的朋友们……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崇拜某个人,是因为TA拥有我们所羡慕的某种特质、能力、生活方式……
可以说,是我们将某部分的理想自我投射到了TA身上。
2、自我服务偏差
第二个原因是,或许我们低估了自己的真实能力。
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让参与者完成一套能力测试题,然后让他们预测自己答对题目的数量和排名情况。
结果发现:
能力低者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普通而又自信);
部分能力高的人则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过度自省)。
这种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知,就属于“自我服务偏差”。
当一个人低估自己的真实能力时,会陷入一种过度自省,认为自己一无所知(达克称之为“绝望之谷”)。
于是就更倾向于高估他人的能力,也就是给他人赋魅。
自我服务偏差在两种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a.个体自尊不稳定
b.面对不熟悉的、未接触过的领域
3、外部环境的影响
赋魅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大部分人都会崇拜一些优秀的人:
比如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工作拿得出手的朋友,出国留过学的亲戚,获得过很多奖项的同事……
这源于优绩主义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会下意识地去迎合周围权威人士(老师、家长、领导等)的看法,去追寻成为“精英”的单一体系,从而会更容易给满足精英条件的人赋魅。
另一方面是由于群体极化。
出于利己的角度,群体中的人会倾向于夸大自己所在的群体,从而使它看起来很有“魅力”。此时,群体外的人就更容易对TA们赋魅。
为什么我们需要对这个世界“祛魅”?
先强调一点,“赋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相反,有些赋魅会让人变得更好。
研究发现,当我们羡慕一个人时,会更愿意为获得相似的成就而努力。
好比上学时羡慕班里成绩好的同学,这种情绪会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让我们努力去获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有些时候,赋魅会触发一个人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心理学家Simith认为,羡慕他人引发的负面情绪,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缺乏所导致的。
这种缺乏就是我们和他人以及理想自我的差距。
另一方面,赋魅会让我们变得怯懦。
当一个人高估他人的成就时,就会产生更多的“不配得感”,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对方的水准。
同时还会过分看重某个位置的重要性,认为拥有它的人需要承担很高的期待或责任。
这些都会打击一个人的勇气,导致我们不敢去尝试真正想做的事。
有个朋友,曾经接到过一个面试机会,是他很喜欢但了解不深的工作。
一开始他很开心,后来却一直担心自己面试会失败,担心入职后被发现自己能力很差。
最后,他因为过度焦虑,直接找借口放弃了这次面试。
对这个岗位的赋魅,让朋友出现了自我妨碍的心理:给自己设置一道障碍,来阻挠自己取得成功。
其实我发现,现实中很多人都因此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
这些情况下,就需要祛魅来调整我们的心态和看待自我的方式。
它是指去除某种神秘、权威的光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现实。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最近在网络上爆火的那句话:“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一切都是凑合着过。”
它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入职了才发现,面试时满口高深名词的领导,居然连基础业务都不熟悉。”
“和一个行业Top级广告公司合作,给出来的方案好多错别字。”
“特别崇拜的学术大牛,接触后才发现有些学术论文都是他学生帮他写的。”
“草台班子理论”的本质,就是:
通过对世界祛魅,摘下对某种行业、职业、权势地位的滤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内耗,不畏他人眼光,敢于去尝试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同时,它让我们能够以平等的姿态看待身边的人,更理性地判断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不会因为某种价值取向被推崇就随波逐流,而是跟随内心,去接近更理想的自我。
“祛魅”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理解为何要祛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应该是:祛魅了,然后呢?
首先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陷入“极端祛魅”。即认为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就那样而已”。
这听起来很酷,但长此以往,人会陷入一种生活无意义带来的“厌烦感”中。
因为你精神上会觉得“这世上没什么值得追求”,而心理上却又做不到完全的无欲无求。
这种“卷又觉得没意义,躺又躺不平”的状态,同样会产生焦虑和内耗。
另一方面,极端祛魅还有可能让人变得傲慢。
对他人的过度祛魅会让人难以相信任何人,产生一种“遗世独立”的优越感,认为只有自己是清醒的,对他人充满了偏见。
但其实,无论世界和他人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可以怎么做呢?
1、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修正“理想自我”。
当我们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时,可以通过“祛魅”看到这些差距的本质,降低内心的自卑感。
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修正“理想自我”的契机。
你可以在这些时刻去反思:
那些你所羡慕的“魅力”,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这会不会只是一种被裹挟的盲目崇拜?
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你真正重视的那些“魅力”,不断修正理想自我,直到它完全属于你自己。
2、创建一个低于当前的“理想自我”。
“祛魅”教会我们,去平视权威的光环和魅力。
在每一次因为“自我妨碍”而退缩时,告诉自己: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大胆去做你想做的事。”
当然,如果暂时做不到,还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创建一个低于当前的“理想自我”。
即设定一个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的目标,然后逐步接近理想的样子。
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觉得“他人厉害”的时代。
打开网络,到处都是“月入10w+”“海归博士”“人生赢家”的网友们。
我们很难不在这种环境中感到焦虑,思考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
所谓“祛魅”,祛除的就是对这种单一价值体系的过分追捧。
提醒我们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同时,祛魅能打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幻想,展示世界真实的模样,让我们意识到:
每个普通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勇气。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即便知道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但我依然会认真对待我的人生。
接纳自己的平凡,在真实的世界中勇往直前。
综合:作者麦子,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12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
图片:物道
设计:欧阳静
投稿邮箱:yedu@nandu.cc
▊ 南都品牌馆特选(戳下方图片)
END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夜读|你看到的人生赢家,可没你想得那么好!
红网夜读|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做事把握好度,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红网夜读|如果你的前半生过得一塌糊涂,那么你的后半生就要重新洗牌
红网夜读丨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而是你经历过什么
夜读丨三种局面,让你看到读书的意义
夜读 | 做到这三点,管理好人生的半径
夜读 | 好的人生,需要四面“镜子”
夜读 | 读懂这7个问答,你会试着与人生和解
红网夜读| 你是谁,便会遇见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9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3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4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7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7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