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书者张树清:坚守“自书自刻”30载

原标题:石上书者张树清:坚守“自书自刻”30载

石雕,一种将尖刀化为笔,试图留给后人长久记忆的古老艺术。漫长的岁月中,它不仅记录时代变迁,更成为以索骥的文化图腾。今天,我们走进东钵村,探访石头上的书写者张树清。

记者见到张树清时,年逾八旬的他仍用敷着膏药的左手枕于石料,右臂举着电手钻机雕刻。与电脑雕刻不同,这种“再创造”的“自书自刻”是他从业伊始便形成的个人风格。得益于童年帮父辈抄写药书,张树清书法功底颇为深厚。1993年,东钵山清宁宫重修。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村民提议让写得一手好字的张树清雕刻乐捐芳名榜。锤凿敲打,石粉飞舞。历经数月,张淑清的首幅石雕作品出炉,获得村民交口称赞。自此,他便开启30载石雕事业。

石雕匠人 张树清:从那次刻完之后,大家口口相传,此后阳江80%以上的庙堂都是我来刻字。我是“自书自刻”的人。我不受人限制,有自己的字形、字体、风格,随心所欲。如果我有刻错、刻漏,可以带工具去现场修改。电脑雕刻是没办法做到的。

经过构思、选料、排版、雕刻、细修、上金、清洗等工序,一件作品才算完成。这期间花费的时间短则一至两天,长则两三个月不止。但张树清不敢怠慢,他说刻字犹如做人,细微处见真知。凭借着这份不移初心,如今,鼍城不少景点、企业、学校的石雕牌匾、楹联、照壁均出自他手。而他最引以为傲的当属平冈镇麻梨村那幅长约5米、高约3米的《梁氏宗祠》乐捐芳名榜。

石雕匠人 张树清:刻字十分费神,需要坐定,不能到处走动,要有心性、有耐心,还要对书法有兴趣的,才容易上手。我一心一意刻字,这30年可以说基本上没刻错过。那这幅字是2017年左右雕刻的,刻了一个多月,都是连续刻的。很多人都去现场参观、拍摄,100%的人赞叹我的字刻得好、写得好、手工好。

岁月如斯,情初如故。经过30年的打磨,张树清把自己化为一把永不生锈的雕刻尖刀。笑称仍处盛年的他也期盼着有更多年轻人加入石雕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石雕匠人 张树清:会一直干到我干不动为止。谁喜欢来学,我都愿意教,不会留一手。为什么我要教他呢?因为我要将石雕技艺传承下去,为阳江争光。

文字:冯秋颖

摄像:黄国伟 毛续

通讯员:陈业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石上书者张树清:坚守“自书自刻”30载
夜雨丨李亚非:树抱石的千古绝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清词的九大门派,您知道几个(下篇)
英石不与他石同——范白《英石志林》述评
《蔡襄自书诗册》是如何来到朱家溍家,又是如何离开他家的?
书刻同源 刀笔同修
孔林中的楷木是什么树?
谢霆锋曾经一个人跑去云南刻他和张柏芝的姻缘石你们知道吗?
世纪朵云“遗珠榜” 上新!“云上书榜”两年来推荐百余本好书
陈正宏主编:《苏州刻书史》

网址: 石上书者张树清:坚守“自书自刻”30载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323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