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指尖上的艺术——“90后”小伙铁笔生花
原标题:玉门:指尖上的艺术——“90后”小伙铁笔生花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20日电 (谢欢)有这么一种画,不需要纸墨笔砚,一块铝板和一支铁笔就可以作画;有这么一个人,他常年坚持,锲而不舍,用这支铁笔在坚硬的铁板上做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这就是玉门市“90后”非遗传承人——朱增平。
初见朱增平,他正静静地坐在窗前,开始今天的创作,周围的空气仿佛是静止的,他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传承工艺的追求融入刀锋,一刀刀印刻在铝板之上,幻化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工作室墙上摆满了他的作品,或是神圣清净的菩萨,或是婀娜多姿的牡丹,再或是手中的一朵盛莲。
以刀代笔,在高压氧化后的铝板上一刀一刀刻着,他所展示的是有百年历史的艺术——锲金画。
朱增平从小就喜欢绘画,成年后的他也不忘记画画,经常在网上找绘画相关的资料,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锲金画,在铁板上画画,这可真稀奇,自此他迷恋上了这种作画方式。
朱增平马上开始自学锲金画,得益于常年以来的绘画基础,他上手很快,没几年就可以创作出令人称赞的作品。但是高标准的朱增平并不满意,他说,自学是靠自己摸索,要画好锲金画,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2020年,他拜“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兆武为师,26岁的朱增平成为中国阮氏雕刻第五代传人。
锲金画不但要会画,会写,以錾代笔,更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画面极其细微的视觉表现,錾刻难度非常大,耗费时间长,胜任者极少,使得锲金画这朵艺苑奇葩濒于失传。而对于从来没有系统学过绘画的朱增平来说,付出的努力就比别人更多。
虽然起步较晚,但他非常认真刻苦,进步飞快,他也开始尝试雕刻难度更高的人像作品。
“锲金画工艺并不难,难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忌的是急功近利的心。因为要在金属板上徒手作画,具有不可逆性,所以要在作品中融会自身精神的同时,每一次落刀都必须精准无误。”朱增平说。
从选择人物形象照片,到选择金属板,再到开始下刀。朱增平需要提前准备一个多月。正式下刀前,他会用完三块试练金属板,力度和方向没问题后,才会正式作画。
“每一幅锲金画的创作都需要很长时间,短则几个月,雕刻数十万刀,长则三两年,需要雕刻上百万刀。”朱增平说。
环视墙上的作品,大部分作品与花鸟鱼虫有关,朱增平书桌上的书,也大部分是讲授如何刻画动植物的。“我最爱牡丹。”朱增平说。
现如今,朱增平已成为国家高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艺术平台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玉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玉门市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协会会员。
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金属雕刻作品《敦煌榆林窟文殊菩萨》于2022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正是凭借着对锲金画的执着追求与热爱,他一路坚持到今天。现如今,他的作品能卖到几百至上万元。
就像朱增平的老师张兆武所说,锲金画创作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正是在与寂寞的相伴中,朱增平找到了自我,安心钻研到创作中,因为他知道心不诚、神不静是难有好作品的。
“我将尽自己毕生努力把锲金画继续发扬光大。”再次捧起他的作品,手中的不再是一块冰冷的、没有温度的金属板,而是一个拥有灵魂的生命体,它用自己的灵魂向世人诉说着一个用生命热爱并追寻艺术的锲金画人的信念。(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玉门:指尖上的艺术——“90后”小伙铁笔生花
“90后”在酒泉:锲而不舍,铁笔生花,他只拿作品说话
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四季旅行|阳谷烙画:火木相遇 铁笔生花
多层套色 指尖生花(工匠绝活)
网络达人说|“90后”非遗传承人的妙“剪”生花
一针一线 指尖生“花”(工匠绝活)
行走黄河看吕梁|岚县:指尖能生花 面团塑万象
指尖生花 荣昌陶陶艺技能大赛精彩开赛
非遗故事┃缠花:绽放在指尖的不败之花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2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5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89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