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丨汝窑天青釉盏托:喝茶的仪式感
原标题:博物院丨汝窑天青釉盏托:喝茶的仪式感
博物院丨汝窑天青釉盏托:喝茶的仪式感
寒冷冬日,围炉煮上一壶茶,不啻为一件美事。喝茶的时候,你会使用盏托吗?用盏托端起一盏清透的茶,入口、沁脾,充满仪式感。
汝窑天青釉盏托,北宋年间文物,于1987年出土于宝丰清凉寺窑址,现藏河南博物院。盏托高4.3厘米,盘径17.6厘米,圈足底径12.4厘米,中间凸起的小圆台直径6厘米。
汝窑天青釉盏托,整体造型就像一个高圈足的折沿盘的中部凸起了一个圆台。圆形的凸台用于放置杯、盏、碗等,台面边缘有一圈凸起,用来规范杯盏的位置,以免杯盏从圆台上跌落。圆形凸台下接浅曲腹平折沿盘,大而高的圈足,足墙斜直微外撇。圆凸台的台壁一周装饰双层覆莲瓣形纹饰,台面上有似莲蓬一样的凹陷。通体施天青色釉,釉色浅淡,匀净光润,釉面有开片,层层开片如同冰裂,十分美丽。
由于釉层较薄,胎体突出的部位:圆台上的凸棱、盘沿及盘折沿处,自然就略露胎色。胎体凹陷的部位:圆台台面的仿莲蓬的凹陷处、凸圆台与折沿盘接缘处,自然就略有积釉,釉色略浓。釉色清淡含蓄,浓淡相宜,不愠不火。精工细作之下,有古朴典雅、清隽秀美之风。
汝窑天青釉盏托及其线描图
茶文化流传千年,茶叶的清香淡雅总能让人感到舒爽。法国小说《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端茶,这种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日常习惯,为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了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使平凡的生活散发出爱与尊重的光芒。
专家解读
河南博物院文博馆员朱宏秋表示,虽然盏托和茶托是同一回事,但这两种命名的侧重点是不太一样的。“盏托”的命名强调了承托的器物是盏,而不是碗、杯等。“茶托”的命名则强调了器物的功用,主要是用来饮茶而非喝酒时所用的托具。
著名文物专家孙机强调,盏托就是用来承茶盏的,其与现代用的碟子不同,上有托圈,就像在盘上固定着一只小碗。这点与承托酒器的酒台子构造完全不同。“盏”在《博雅》中的解释就是“杯”,即容量相对小的杯子。这种杯子既能用来盛茶水也能用来盛酒,因而盛茶水的小杯子就叫做茶盏。
盏托是怎么来的呢?据唐代官员李匡乂在《资暇集》中的记载,其是蜀相崔宁的女儿为了防止茶杯烫手而发明的。
至于汝瓷的价值有多高,古人在文献中讲得很清楚。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窑器有芒。”周煇在《清波杂志》也说:“又汝窑宫禁中烧,内有玛瑙未为油,唯供御检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博物院丨汝窑天青釉盏托:喝茶的仪式感
博物院丨青釉亭阁人物罐:告慰亡魂
博物院丨酱釉黑彩虎形枕:老虎背上能安眠
国宝画重点丨“釉里红”和“冰透粉”将冬日氛围感拉满
汝瓷
博物院丨红绿釉陶灯:佑世间长明
博物院丨清光绪粉彩荷花吸杯:以物为证见兴衰
雨落天青入宋韵
郑州阅读人物志丨黄珂:泥釉的水火
国宝画重点·节气篇丨立春,世间万物皆有色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