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冬至福也至
原标题:冬至丨冬至福也至
冬至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2023年12月22日11时27分,
迎冬至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冬至,十一月(农历)中来。
终藏之气至源此而极也。”
冬至有三层含义:一是阴极之至,阴气最盛的时候;二是阳气始至,阳气萌生的时候;三是日行南至,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从全国平均气温来看,冬至仅次于小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冷的节气。
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的传统日,俗称 “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的习俗。
冬至·三侯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阳气虽已开始萌动,但阴气仍然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阴气大盛而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古人认为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麋因角朝后生,所以为阴,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一丝温热。
冬至·习俗
01
画梅数九,诗意消寒
冬至日起,就算进“九”了,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八十一天后冬天就过去了。
“画九”中的梅花消寒图则比较浪漫和美观,称为素梅图。就是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有九个花瓣,共九九八十一瓣,或者八十一朵小小的梅花,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个花瓣或一朵,花瓣尽而九九出,九尽春深,冬去春来。
02
北方饺子,南方擂圆
“捏冻耳朵”是冬至北方人对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而南方人好吃“冬至圆”。在台州,擂圆是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03
上坟祭祖,结算工钱
“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说,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学生、长短工都给享受假期。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个习俗就是祭祖。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还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
冬至·养生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但并非随意乱补就能达到效果,冬季进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御寒,肉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等营养成分,是进补佳品,但应与谷物、果蔬等合理搭配。
冬至时节应添加衣服,注意手脚的保暖,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精神少虑,保持畅达乐观。
随着严寒到来,人体血管收缩加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往往加重,老年基础病患者要做好全身防寒保暖。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冬至丨冬至福也至
节令之美·冬至丨22日11时27分冬至:“数九”声中盼春归
冬至已至,春归有期。
非遗IN节气·冬至 | 九九消寒图,在智能游戏里“熬冬”
冬至已至,春归有期!一起把诗词画在中华大地上!
正观漫读丨早冬似春华
人到中年,方懂冬至
冬至何以大如年?让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间祭祖,文人消寒!
今年冬至12月22日11时27分到来
冬至啦!一年最冷的“数九天”自此开始,记得多吃这些食物进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1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9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