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挑山女人》走向全国,黄梅戏移植版来沪演出
原标题:沪剧《挑山女人》走向全国,黄梅戏移植版来沪演出
由宝山沪剧团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沪剧《挑山女人》自2012年首演以来,历经11年久演不衰,拿下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22个重要文艺奖项。近年来,《挑山女人》相继被豫剧、蒲剧、壮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移植,据其改编的同名戏曲电影更实现了上海地方戏金鸡奖“零的突破”。
12月22日晚,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带着移植版《挑山女人》来到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这一次,沪剧原版主演、表演艺术家华雯担任了黄梅戏版的导演。华雯说:“《挑山女人》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安徽,根据齐云山女挑夫汪美红的真实故事,没想到这一次能来到她的家乡,导演这出戏。”
《挑山女人》剧照
黄梅戏版《挑山女人》的移植沿用了李莉的剧本,从唱词到表演都“复刻”了沪剧原作。但在音乐、舞美、灯光上做了创新。音乐特邀作曲家徐志远重塑,舞美和灯光设计分别由童为列、华强担任,并特别邀请技导李燕排演舞蹈场面。
安徽省安庆市是黄梅戏之乡,而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是一个拥有74年历史的黄梅戏剧团。成立之初,老一辈演员用扁担挑着服装、乐器、道具,徒步上山下乡送戏 “一条扁担挑遍全县”的故事广为流传。
《挑山女人》剧照
而如今,剧团当家人刘丽华挑梁主演这部黄梅戏《挑山女人》,同样是一条扁担挑起一台戏。华雯感慨:“戏剧创作的本质和‘挑山’是一样的,是日复一日坚持、年复一年打磨,忍得了寂寞、耐得住艰苦,努力攀爬终能登顶。”
“之前是沪剧,现在用黄梅戏演绎,同一个‘菜谱’,不一样的‘味道’。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华雯表示,如果说她塑造的王美英是那种隐忍、倔强又不服输的劲头,那么刘丽华展现的王美英则更贴近“大山的女人”的气质,“她瘦弱的身材和单薄的肩膀,和内在的坚韧质地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和我看到的原型汪美红很贴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沪剧《挑山女人》走向全国,黄梅戏移植版来沪演出
参与院团最多、合作最广 今年上海沪剧艺术节有点不一样
沪剧界“中流砥柱”聚首上海音乐厅 87级沪剧班交响演唱会将举行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将于9月26日开幕
200场演出送戏上门,2023上海沪剧月再创场次记录
沪剧艺术“回娘家”,2023上海沪剧艺术节助力乡村振兴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粤港澳大湾区是黄梅戏的福地
上海民营院团携6台原创好戏走向长三角 集中展示金字塔尖水准作品
京直播|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演出直播:黄梅戏专场
资源共享,上海沪剧院携手新东苑沪剧团迈开“大沪剧”第一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