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技艺“回家”,苏州相城阳澄湖1971仓坊即将正式开业!
原标题:让传统技艺“回家”,苏州相城阳澄湖1971仓坊即将正式开业!
麒麟送子、花团锦簇、凤戏牡丹……一块块带有传统纹样的蓝印花布被展陈在吴元新苏州蓝印花布艺术馆,讲述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故事。12月24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主任耿涵等专程来到苏州相城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考察1971仓坊建设情况,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提供新思路。
吴元新是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所长,四十余年来一直全力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艺术。今年,他与苏州相城合作成立吴元新苏州蓝印花布艺术馆,将其收藏创作的千百件蓝印花布艺术作品系数捐出,以便让游客、年轻人群体了解蓝印花布的历史,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该艺术馆位于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1971仓坊内,主要展示了江南地区蓝印花布的起源、发展、纹样寓意以及新时代传承等内容。吴元新说,蓝印花布的纹样寓意极强,例如新婚夫妇的被面会以“麒麟送子”纹样为主,寓意多子多福;家中长者的被面则会以“松鹤延年”纹样装饰,寓意长命百岁。在新时期,吴元新与同事们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我们用传统蓝印花包袱布制作了斜挎包、单肩包,用传统蓝印花布被面做成了如今的台布,让它从古至今都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能让更多人能欣赏传统技艺的美。”
提起与相城的结缘,吴元新说,他的家人世代居住在苏州,蓝印花布的最早发源地也是苏州,能够让这一技艺“回家”,让更多新、老苏州人了解蓝印花布,他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同时,他也对相城近年来不断传承与发扬传统技艺的做法表示赞赏。
在1971仓坊内,除了吴元新苏州蓝印花布艺术馆外,还有汇集了姚绣、缂丝和蟋蟀盆等工艺的非遗艺术馆,由老粮仓改造并融合节气、稻作、农耕等文化形成的圆形筒仓,以及充满回忆的老物件馆等多个场馆,全面展现了阳澄湖地区的历史和人文风貌。
阳澄湖1971仓坊由原消泾粮仓改造而成,占地面积9378平方米,建筑面积4893平方米,以“匠心造物”为主题,以“非遗手作+”为文旅融合突破口,植入苏绣、蓝印花布、缂丝、蟋蟀盆等非遗手作、休闲餐饮、书屋咖啡、数字文旅、版权工作站等多个业态,构建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版权交易、产品销售、研学体验完整产业链,形成“产、学、研、销”体系,致力于打造青年手工艺人和青年艺术家的孵化基地。目前,1971仓坊已基本完工,将于2023年12月29日正式开业,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扬贡献力量。
通讯员 张新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李海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让传统技艺“回家”,苏州相城阳澄湖1971仓坊即将正式开业!
苏州相城打造“江南文化”新名片 以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演绎新时代“双面繁华图”!第三届苏州相城国际文化艺术节开幕
用指尖触摸艺术温度!苏州相城黄桥街道开展面塑技艺课堂活动
聚焦双中心 活力新相城
苏州相城:“偶”断丝连——江南古彩小剧场演出啦
苏州相城渭塘铜器匠人徐红军:执着工艺,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一见核雕“务”终身,苏州相城“85后”理工男刻画精巧大千世界
苏州相城“85后”理工男吴士钊与非遗核雕的不解之缘
栽土、种植、固定、装饰……“苏派盆景”走进苏州相城高新区安元佳苑社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