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
原标题:“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
图为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
本报北京电 (记者孙亚慧)近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发布。新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等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这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相附而行。简文词句与《仪礼》相类,行礼的节次与《公食大夫礼》最为接近。
专家们认为,这是在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散失的先秦礼书。这些发现不仅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也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一些特点,对先秦礼制以及《仪礼》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次刊布的两篇音乐类文献,内容也十分重要。《五音图》中央绘有一五角星,其上角对应宫组音名,其他四角对应商、角、徵、羽各组,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五角星图形由“宫—徵”“徵—商”“商—羽”“羽—角”“角—宫”5条连线构成,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是“三分损益法”,与《管子》《淮南子》等书记载的五音生成顺序相合。《乐风》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记载音律名称,后一部分性质尚难明确。两篇乐书为中国早期乐理体系以及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畏天用身》是一篇思想类文献,共17支简,内容完整,无缺简,围绕天人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论述。简文充分展现了战国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先秦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
“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整理报告目前已顺利出版13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表示,“清华简”整理已进入攻坚阶段,整理团队将克服困难,保证每年一册的出版进度,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 包含五篇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
重要史料价值!“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一书读懂先秦佚籍!“清华简”发布首卷英译本
“清华简”中首次发现“先秦礼书”
清华大学发布战国竹简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的五角星图形是什么意思?
“清华简”有新发现!
我国在“清华简”中首次发现“先秦礼书”
清华简新增5篇竹书整理成果,发现迄今最短的战国竹简
“清华简”发布首卷英译本
再现战国礼书原貌!我国在“清华简”中首次发现“先秦礼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