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书院:千古一辩慧古今
原标题:鹅湖书院:千古一辩慧古今
鹅湖书院:千古一辩慧古今
半月谈记者 赖星
800多年前,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心学家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相会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就“理学”与“心学”展开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自古乾坤为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鹅湖书院因“鹅湖之会”而兴,尽管书院在历史变迁中屡毁屡建,饱经坎坷,但当年于此点燃的思辨之火从未黯淡。
鹅湖书院不仅承载着赓续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重燃思想灯塔,为当代人筑起精神高地。
千古一辩
从铅山县城沿着书院大道向东出发,路过一片田野与村庄,10余分钟车程即可抵达鹅湖书院。“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鹅湖书院所在的鹅湖镇自古就是典型的田园水乡。
书院内,参天古树、飞石小桥、白墙黛瓦、石碑楹联,共同构筑起一个文人墨客的世界。头门门簪上一块匾书“敦化育才”表明了书院的办学宗旨。
鹅湖书院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铅山县鹅湖与朱熹会面,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又被称为“千古一辩”。
“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陆家兄弟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朱熹则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的内心潜在良知。史料记载,辩论进行了3天,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朱熹事后回忆说:“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可见辩论现场气氛之紧张激烈。
江西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程建平认为,“鹅湖之会”为中国文人在治学态度上树立标杆,传递出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论辩中所产生的“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思想一直为学人所推崇。
屡毁屡建
与江西的许多古代书院一样,鹅湖书院饱经沧桑,屡毁屡建。宋朝末年,书院毁于战火,元初迁址重建;元末,书院毁于兵火,明朝景泰四年在宋代旧址重建,书院更名为“鹅湖书院”。明朝万历初年,张居正废天下书院,鹅湖书院再次被毁,后重建;明朝天启年间,阉党窃权下诏,毁天下书院,鹅湖书院亦在毁败之列,直至崇祯年间重修,明亡后荒废……
从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常务理事叶正林提供的《简述鹅湖书院27次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鹅湖书院在历史上遭到多次毁坏,但历代朝廷、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鹅湖书院的维护、修缮与重建。
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桐乡进士施德涵出任铅山知县,率领乡绅、士子对鹅湖书院进行了规模宏大的修复、扩建。书院在3年后的春天竣工,其规模一直延续至今。
鹅湖书院内至今仍保留着不少明清碑刻,其中记载的内容折射了“鹅湖之辩”的历史影响,也反映了鹅湖书院的历史地位。例如,1454年,明朝大理寺少卿李奎在鹅湖书院修建完成后的碑文中说:“大江以西,古称文献之邦,书院之建不知有几?惟鹅湖之名与白鹿洞书院并称天下。”
现今的鹅湖书院重修于1983年6月,目前当地正在积极规划鹅湖书院景区改造项目。
“鹅湖书院之所以每次都能涅槃重生,就在于朱陆之辩碰撞出的思想之火,赋予了鹅湖书院绵绵不绝的生命力,使其得以一次次重燃生命之火。”叶正林说,保护好这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书院不仅是一种历史使命,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在创新中传承
开学季,鹅湖书院礼乐声声,庄严肃穆。上百名新开蒙的稚子们身着汉服,跟随家长进入书院穿头门、过牌坊、走状元桥,进行“开笔礼”。
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因此被称为“人生第一大礼”。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童在描红纸上写下简单而意义深远的“人”字,寓意着要争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修养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化是书院的‘根’与‘魂’,鹅湖书院已成为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叶正林认为,书院是古代传承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地,对当下民众教化、干部教育是很好的补充与引导,也涵养了学风、学规乃至家风、家规、家训。
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点,鹅湖书院近年来举办了拜师礼、少年吟诵会、辩论赛、朗诵比赛以及青少年书画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得以了解鹅湖书院丰厚的人文历史,感知书院文化的悠久魅力。
“在这里研学,当我身着宋式古装行拜师礼的时候,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深深的敬仰之情,我明白了尊师重道的意义。作为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传承好优秀文化,更要入脑入心入行。”上饶中学高三学生蒋超越说。
千古一辩慧古今,群贤满座传薪火。今年5月,全国各地百余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齐聚铅山,参加“千古一辩”书院文化交流大会暨传习江南行起笔仪式。与会的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认为,在今天,书院不能仅仅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的窗口,更应转化为书院的现代形态,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鹅从天外飞来,藏修游息,返本开新,人文化成弥宇宙。湖自地心涌现,吞吐涵容,承先启后,书院论道贯古今。”自觉肩负新文化使命,鹅湖书院正在孜孜探索新时代的书院文化守正创新之道。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鹅湖书院:千古一辩慧古今
【千年学府探文明】鹅湖书院:千年辩韵,激荡思想之翼
续写书院文化新篇章
江西上饶举办书院文化交流大会
西湖半壁涵书藏 师席传续誉古今
(寻味中华丨文博)千年书院白鹿洞 琅琅书声承古今
做人民的学生 30余名文学名家齐聚岳麓书院畅谈湖湘文化
上饶市作协在章岩书院举行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点亮湖湘城市阅读之灯
王羲之为何痴爱鹅?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