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广东文学通史》填补相关空白

原标题: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广东文学通史》填补相关空白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广东文学通史》填补相关空白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社、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暨《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潘凯雄、徐剑、贺绍俊、陈福民、张莉等50余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主持。

《广东文学通史》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上)、当代卷(下),共5卷,约240万字,2023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评论界认为,这部通史填补广东文学通史研究空白,刷新了人们对岭南文化、岭南文学的认知。同时也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活力与创造力,为即将启用的广东文学馆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讲话中说,修史是一件庄重和困难的大业。《广东文学通史》的出版是盛事。他谈到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性认同或者地方性文化成为文化和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时代,每一个地方都在流动,在交换,在比较。在这样的流动、交换、比较下,新的地方意识产生了。这种新的地方文学意识是一个新的、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在这个现象里既包含着从地方的传统、经典中来的传统因素,又包含着很多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新的空间中认识广东,重新获得一个地方性视野、一个文化位置和批评位置。《广东文学通史》是第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和基石,接下来能够进一步挖掘湾区文学的特殊价值和意义,以便更清醒、准确、自觉地认识广东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提到,在《广东文学通史》问世之前,广东文学没有通史,有的只是断代史,难以呈现两千多年岭南文学的发展全貌。这部通史具有填补空白的开山之功。刷新了人们对岭南文化、岭南文学的认知,显示了广东文学的历史脉动。邓凯还提到,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文学批评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提到,《广东文学通史》不局限于广东一省,而是把粤港澳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视野。纵向来讲,通史从汉代到2022年,在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内,对广东文学进行历史梳理和现实定位,这对广东文学的未来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姜孟欣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广东文学通史》 填补相关空白
《广东文学通史》: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填补空白 拓宽视野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穗举办:面向世界讲好大湾区故事
《广东文学通史》发布 共5卷约240万字
“粤来粤有戏”2023第二届湾区粤剧节开幕
推动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 共绘湾区文艺“同心圆”
填补河南空白——“文学之乡”为何花落周口
顶流阵容、经典再现!“粤来粤有戏”第二届湾区粤剧节开幕
大湾区文艺青年请注意!文艺评论征集评选活动开始啦

网址: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广东文学通史》填补相关空白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608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