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乌鸦的共同点,比你想象的更多
原标题:你与乌鸦的共同点,比你想象的更多
和世界上的其他生命相比,人类毫无疑问是特别的,我们甚至还创造了“自然”这个词,将我们连同我们的造物一起从中剔除。辉煌的人类文明,有太多可以细数,可以为之自豪的特别之处:智慧与创造力、同理心与道德,以及复杂社会结构,我们的足迹几乎遍布这颗星球的每个角落,极大限度地避免了饥荒和疾病的侵扰,稳居在食物链顶端,我们对所生存的世界和其他生命体所拥有的影响力,远超任何单个物种能达到的极限。
很难不觉得我们是特别的那一个,The one,分类学里的那个拉丁词——Primates,意为首要、第一等,中文里译作“灵长目”,意为“众灵之长”。
然而握在进化生态学家手里的,是另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想要努力抛开人类固有的偏见,追求纯粹理性,以期测量出我们在万物中真正的位置。正如“日心说”取代“地心说”“进化论”重写人类的起源故事,生态学家想知道我们对生物界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找一个更全面、清晰的视野,不是一张将领土画在中心的地图,而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标准”地图,准确引导我们前往向往之处。
他们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未来,是一个我们试图阻止的未来”。这倒也不足为奇,没有谁愿意乖乖听话,完全遵照别人的指导去生活,自由意志与生俱来,这也是我们的特别之处。
但如果你也好奇,我们到底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人类还有什么特别之处是我们未曾设想的,不妨读一读这本《未来自然史》,这里有一个诚恳中带着无限自嘲的生态学家,想要聊聊他的前辈和同僚自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研究,早已烂熟于心而往往闭口不提的自然法则,“每个人都知道这当然是真的。为什么还谈论它呢?”
人们熟知物理定律,了解重力、惯性和熵,但生物法则比物理定律更有局限性,虽然它们的确具有普遍性,但即使是生态学家们也常常纠结这些“规律”能否被称作“法则”,我们的作者罗布·邓恩看重它们对于了解人类未来所能提供的助益,他写下的,是这些知识的由来不易,以及它们直至今日仍旧饱含的生命力与神秘感。
“如果人们没有花近几十年的时间去思考和谈论这些法则,它们就无法如此直观易懂。”
我们在中学就接触过许多科学实验,它们往往只需要一些简易的小道具,步骤简单,实验结果快速可取,这些实验的简洁可控也让它们揭示的规律更容易深入人心,自然法则却不然,“因为有太多该死的细节”。
例如,假设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它们在面对干扰时就能更稳定。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明尼苏达州的生态学家大卫·蒂尔曼首先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分别在农田和草地上分割出54个实验地块,跟踪研究1987年干旱造成的影响,以及几年后它们的恢复状况,终于获得野外实验的实证:物种更丰富的地块更稳定。
这之后,他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大型生物多样性实验”,不仅扩大了实验地块的面积和数量,也纳入了更多的变量因素,地块最初的清理、播种与长期的维护和测量背后是极为可观的工作强度,为了累积丰年与歉年的土地变化数据,这项实验也持续了十年,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多样性更高的地块稳定性更强,这一“规律”越来越像一条“法则”了,他想要知道,这一规律是否也适用于整个栖息地甚至整个国家。
蒂尔曼的“大型生物多样性实验”的部分实验地块以及在其间除草的学生们
加州大学的德尔菲娜·里纳德加入进来,她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世界各国的农作物上,她收集每个国家种植作物的种类、相对丰度与产量数据,选用更直观的卡路里作为统一的度量标准,最终汇集了50年来91个国家176种作物的数据集(如果你好奇更多的技术细节,她还引入了更多的多样性衡量指标,并考虑了人工施肥与灌溉的影响),她的结论非常明确,农作物多样性更高的国家,拥有更稳定的年产量,而指数较低的国家,往往每八年会出现一次全国产量下降比例超过25%的情况。
而物种多样性与物种的品种多样性哪一个更重要(后者在许多国家都呈下降趋势)?多样性是否能延缓多种环境变化,还是仅能缓和某些特定变化?多样性延缓环境变化的速度能否赶上气候变化和新虫害的入侵速度?全球作物物种与品种趋于相似是否会导致歉年时间的同步?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稳定性对我们而言是否真的那么重要,人类难道不是以自己的智慧、适应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傲吗?
“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大脑,取决于我们和我们的思维系统是更像乌鸦,还是更像海滨灰雀。”
乌鸦是鸟类中运用创造性智慧的典范,它们能够记住储存食物的地点,使用、改良工具获取多样的食物;海滨灰雀则是依靠先天自主认知能力的那一类,它们数千年来都在唯一的栖息地生存繁衍,完美掌握生存必备的知识。
人们发现脑容量大的物种更多具有创造性智慧,享受“认知缓冲”带来的优势,简单来说,大脑发达的动物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智慧减少恶劣环境的影响。人类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率大约为1.9%,乌鸦的比率在1.4%~2.7%,我们似乎应当是乌鸦之流。
然而我们也常听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这么做”,“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一类的说辞,我们发展出更多细分领域的专业机构,来更加精细地调控社会运转,而这一切的前提,正是城市的崛起与经济体系的相对稳定。
创造性智慧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乌鸦需要保持警觉,时刻监测环境的变化,以每次都要重新决策替代重复前例,因为罕见的变化发生概率很小,它们的许多努力都白费了;对我们而言,保持创造性智慧所需要的灵活,将要消耗的成本只会更高。矛盾之处在于,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所追求的,正是更为稳定的未来。
罗布·邓恩细数了现代生态学里那些最有用、最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未来的自然法则,除却上述例子,还包括了指导国家公园建设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躲避法则、生态位理论和有关系统破坏-修复的历史经验,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他选择了生物进化的角度,将这些不断丰富、不断得到新诠释的理论引向人类的未来,即使如此,他仍自嘲:
“差点儿酿成的悲剧和实际发生的悲剧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类未知的东西。然而,化险为夷后的安宁和尘埃落定后的悲伤与平静让我们忘却了对这个世界的无知。”
昆虫学家欧文曾推测地球上存在3000万种热带节肢动物,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争论风波缓和后,这个数字被调整到800万种。这意味着地球上尚有7/8的动物物种未被命名,而新的物种还在不断生成,如果把这一问题转向微生物学家,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一万亿,相对于已知世界,这数量接近无限。
在日本冈崎的一场学术会议上,邓恩结识了牛津学院的肖恩·倪,倪在讲座上展示了一个涵盖地球上所有物种的谱系图,与我们在教科书上常见的进化树完全不同,这棵生命进化树的大多数分支都被微生物所占据,哺乳动物处于右下角的真核生物分支上,而人类在哺乳动物中只是一根毫不起眼的细枝,图中用黑点标记的每个谱系,人类都未曾培育过……
肖恩·倪展示完整的生命进化树
“我是小物种世界里的庞大生物,是单细胞物种世界中的多细胞生物。我在无骨物种世界里拥有骨骼,在无名物种的世界里拥有名字...... ”
这是我们的特别之处,同时也暗示着我们不过是瑰丽自然中的沧海一粟。古老物种的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能力从未预示着自然的终结,受到威胁的始终是与人类最相关的生命形式,如果我们将视线从与人类相互依存、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严重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身上移开,从衰退的生态系统和消失的物种转移到那些发展最迅速的生态系统、那些人类无法忍受的极端环境之下,我们会发现生命仍旧多姿多彩,远超我们的想象。
自然未尽于此,至于我们的未来,“变数太大,未知太多,毫无疑问会为寻找出路撞得头破血流”。而最悲观也最乐观的生态学家相信——“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模糊的、片面的、有偏见的,并不能阻止我们利用已知的知识来探究这个世界。在无尽的黑暗中,虽然希望之光微弱,但依然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购买《未来自然史》~
内容简介:在过去半个世纪,人类积累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知识,并且用它来追求对大自然的控制。人类试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重塑自然,甚至不惜摧毁它。
在《未来自然史》中,生态学家罗布·邓恩认为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控制自然,但生命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则,任何人类篡改都无法重写它们。邓恩阐述了生态学、进化论和生物地理学的几大基本定律,以及任何人类活动都无法废除的生命法则。生命不会被人类最完美的计划所束缚,相反,邓恩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人类自己的未来都悬而未决。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父母永远比你想象中还要爱你……
如果你是一个很不合群的人,看看乌鸦的智慧,就通透了
马孔多的雨停了,但想象中的一切仍在发生|周于旸、李乌鸦对谈
人老了,跟子女关系再好,也要懂得“乌鸦定律”
如果你越来越不合群,就会懂得“乌鸦定律”
比你强的人是不会嘲笑你的
跟着“彩乌鸦”去窥探孩子的宇宙
发人深省的“乌鸦定律”:一个人最大的克星,是你自己
赵本山调侃刘晓庆:你比我大,我比你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