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解析

原标题:命运的解析

命运的解析

□安琪

若干年前,周瑄璞从临颍县的颍河故道出发,走向关中平原,带着她的文学梦,带着她稠密的心思和故事。

瑄璞和我,也和很多作家一样,都是来城里打工的乡下人。每当我们面对稿纸开始写作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拉着我们的手,揪着我们的心,把我们抓回到故乡的过去和过去的故乡;活着的、死去的老少爷儿们都挤着、扛着往前凑,用老家的土话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看法和思想,就像分粮食时生怕漏掉了他们的名字一样。这力量,来自她生长的中原大地,来自故乡的乡亲们,也来自她的生命体验。

生存决定意识,也决定着一个作家的写作姿态。

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世界为我们预设的坐标系中。周瑄璞创作的《芬芳》这部长篇小说,就是瑄璞在颍河故道这个坐标系中,对前杨村庄的乡下人的生命解析。《芬芳》一书,是中国作协“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关注的第二批作品之一。

作为一个参与者,作家对她身边人的人生轨迹,进行了梳理和解析。人自呱呱坠地,最早与之建立生命关系的就是父母、兄弟、姐妹,然后是夫妻、儿女,这种关系伴随着人的一生。道德人伦既是这个关系的本质,也规定着这种关系的运行轨迹;血缘亲情既丰富着这种关系的内容,也改变着这种关系的存在方式。比如二奶奶、三奶奶、七婶、白氏和她们的儿女,便是那个小黑胖子,也一样,不然,白氏就不会去跟人家说好话,让人家守住嘴巴。父母的慈爱,让儿女们在一种温暖的依附关系中粗枝大叶地成长;及至儿女渐渐长大,男婚女嫁,又让家庭结构趋于丰富和复杂;又至父母渐渐老去,这种关系会发生形式上的变化,子女的孝顺又重新构建一种反哺关系,让父母在子女的关爱下走向永恒。大体上,《芬芳》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这么一种关系架构:抚养子女、给子女成家;赡养父母、给父母养老送终;以及在二者之间诸如修院盖房、建功立业、修身齐家的人生历程。

血缘关系,是最初始、最纯粹的生命关系。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男人,为家族延续香火是责任,作为女人,“当了媳妇就生小孩,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白氏婚后一直生不出小孩,丈夫杨全本自然恨她,也经常打她;而肖大姐因为生了儿子,丈夫杨全学“终于有一年,他过完春节走的时候,肖大姐娘儿俩跟着去了”,而且,二奶奶还说,“去好好过日子吧,不要挂着回来看我”。在延续香火的头等大事面前,即便老人都努力让自己价值最小化、让儿孙的价值最大化。这是直接的、常态的、显性的关系,还有一种间接的、隐性的关系,那就是婚姻。当然,男婚女嫁乃天地人伦,但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空间构成特殊的坐标系,处在特殊坐标上的人,婚姻就有了特殊性,比如换亲和转亲,在延续香火的头等大事面前,道德人伦都呈现出一种低姿态,人性在扭曲中却彰显出一种大智慧。

生命关系中,最复杂、最微妙、最不可把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生命坐标的位移,导致人生轨迹的不可预知。托舅舅的福进城的杨全学,背井离乡当盲流的杨全义和杨全成,穷尽全家之力终于上了“大学”的杨引章,还有因丽雯还乡而被勾了魂、最后远去新疆的小烈、那个南下深圳终又魂断深圳的小蝶……他们的命运都因处境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因处境的改变而解构并重新建构。作为乡下人,他们从故乡到异乡,一开始就保持着一种进取的姿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乡下人,有的只是乡下人那种韧性、耐性和肯吃苦、肯下力的品性,你不进取,就无法在拥挤的城市建立自己的坐标,争得一寸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大多数在异乡打拼的人都是这么一种生活姿态。在异乡坐标系里,他们被结构进一种复杂的关系,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一直存在和交织着帮助与被帮助、误解与被误解甚至伤害与被伤害、谅解与被谅解、和解与被和解……但无论如何,城市并没有因为这群乡下人的侵入而少了什么,他们也没有因城市的挤压而萎缩,每个人都以不同的形态延续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总体上各得其所。

作为叙述者,作家瑄璞如果没有离开故乡——如果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坚硬,便不会怀念故乡的宁静与柔软,如果没有漂泊的陌生与伤感,便不会怀念故乡的亲切与善良,如果没有外界的繁华与文明,便不会感慨故乡的贫穷与落后……如果没有这种差异,她也许会躺在故乡的温床上、在故乡温情的抚摸中,麻木地终老一生。正是这种情感的距离,让瑄璞对故乡的爱日渐加深,正是在对故乡一次次深情回望中,才使她的文字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们的赞颂甚至美化,并试图用文字为故乡和故乡人争取多一点的理解和尊严。

从故乡到异乡,从一个坐标系到另一个坐标系,我们看到前杨人越来越学会了“略去”,这是一个经历过怀疑一切到理解一切、宽容一切的大过程,是痛苦和挣扎后的蜕变,是越来越自觉的过程。

前杨人在故乡和异乡、在过去和当下的人生旅途中,用心血和汗水、希望和失望,用生与死,也用乡下的民间智慧,感知着这种关系,解析着这种关系,叙述着这种关系。最集中、最明显地表现在杨烈芳这个人物身上。

杨烈芳是人生坐标位移幅度最大、人生轨迹变化最复杂的人物。作为“寻”来的闺女,她从小就打探过自己的身世,虽然被父慈母爱掩饰,但她心里留着那个结。她破马张飞的性格、牺牲自己成全哥哥的作为,潜意识中,肯定也和这个心结有关。及至后来招工又下岗、在省城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去西安成家又离婚、重返故乡成家立业,她每一次人生坐标的变化,对人情世故、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都是超越。这种超越,不是高高在上的感喟,恰恰是一种低姿态的回归。

最后,说到两点遗憾。一是小说结构有些散,像一片茂密的树林,而不是一棵茂盛的大树。二是方言的使用。在特定环境中使用的方言,这特定的腔调最能体现作家的话语方式,最能表现作品的人物个性,只是一些俗语、俚语的使用要谨慎而认真。

不过,瑕不掩瑜,《芬芳》总归是我2023年读到的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谢谢瑄璞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阅读故乡、阅读乡村情感的优秀文本。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命运的解析
袁和平解析李连杰、成龙、甄子丹三人的动作风格!
【高考真题】散文阅读:《送一位远征的友人》阅读训练及解析
深度解析:中国人为什么爱玉如命
张一南解析“读古人”的意义
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吗,命运到底能不能改?
10万变成108万!A股半年最强牛股十年大解析
江左梅郎无双才智,悬镜司营救卫铮计划,精彩布局全步骤解析
师参谋长与副师长相比,究竟谁的权利更大一些?为您解析
作家蔡崇达分享《命运》:“90后”女性的“命运交响曲”

网址: 命运的解析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81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