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赏析

【原作】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译文】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注释】

1 胡居士: 名字生平未详。古代称信佛而不出家的人为居士,也指隐者。

2 寒更: 寒夜的更点。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

3 诗: 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4 晓箭: 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

5 箭: 古代计时仪器漏壶中的箭标,上面刻有度数,随着漏壶里的水不断下滴,箭标上的刻度依次显露出来,依据时刻报更。唐薛逢《元日楼前观仗》

6 诗: 千门曙色锁寒梅,五夜疏钟晓箭催。

【赏析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深得冬日雪景之妙。

首联“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描绘了寒冷的夜晚过去,晓箭穿空,清明的镜子照见了自己衰老的容颜。这里,诗人以清冷的冬夜和衰颓的容颜为引子,描绘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

颔联“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是全诗的亮点。这两句诗描述了风雪的凄厉和壮观,透过窗户,风惊动了竹子,打开门,大雪覆盖了整座山。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使得全诗的情感得到了一次升华。

颈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宁静和空旷。雪花洒在空中,深巷静无一人,雪后的庭院宽广而闲适。这种静谧和闲适的氛围,与前两联的凄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则以袁安的典故为结尾,袁安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他以德行著称。这里,王维借袁安的典故来指代胡居士的高洁品德,而“翛然尚闭关”则形象地描绘出胡居士在风雪交加的冬日里闭门不出,保持高洁品德的形象。

整首诗以冬日的雪景为载体,描绘了人生的衰老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崇敬和追求。它既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道德赞歌。

【赏析2】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

首联对仗,“寒更”对“清镜”,“清镜览衰颜”有迟暮之感。颔联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来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颈联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此诗中间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后来的大历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 唐代诗人王维《画》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陆龟蒙《冬柳》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 唐代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高骈《对雪》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祖咏《​​​​终南望馀雪》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寒食汜上作》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甫《恨别》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诗赏析

网址: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赏析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5846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