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代刘伯温首创的泥人,与天津泥人张齐名,传承千年曾名震江南
原标题:由明代刘伯温首创的泥人,与天津泥人张齐名,传承千年曾名震江南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原本需要用复杂手工才能完成的事物,现代科技分分钟就能解决,甚至会做得更加完美。这其中冲击最大的要数中国传统的一些手工艺,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怎么用到的手艺,由于没有市场,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许多传承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手艺就这么消失了,还是让人十分惋惜。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传承祖辈留下的手艺,一直坚持着,就比如我今天要说的无锡惠山泥人。
寒残一叶拍摄于江苏无锡。
说到捏泥人,大家听过最多的应该是天津的泥人张,那可称得上中国近代手艺的一绝。天津泥人张与广东大吴泥塑、无锡惠山泥人合称为中国三大泥塑。可以说泥塑与我们现代生活是越来越远了,泥塑大多为摆件,平常人家用的大多是机器制作,不但造型新颖,且价格也非常实惠。
而传统泥塑大多为手工制作,相当的费人力,其价格自然也就不会低。另外在造型上,传统泥塑都为中国传统的图案样式,除了喜庆的日子使用,平时使用与现代室内装饰好像有点不是太协调。所以这些泥塑的市场就非常的小,这些泥塑艺人也要养家糊口过日子,很多人最终坚持不上去,放弃了自己的手艺,另谋出路了。这也是很多中国传统手艺所面临的问题,除了国家保护,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惠山泥人,是江苏省无锡市的独具江南特色的和传统风格的民间彩塑,其中色彩鲜艳富丽是其一大特色,运用大红、大绿、金黄等重彩来绘制,使整个泥塑异常的艳丽喜庆。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有:大阿福、老寿星、小花团等,是无数代惠山泥人师傅的智慧与技艺结晶。
关于惠山泥人的历史,当地流传着许多的传说。有一种说法是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膑,流落到惠山一带时,用当地产的泥,捏出了不少的泥人、泥马,用来研究布阵法。当地人也跟着捏,从此一代代相传,孙膑就成了惠山泥人的祖师爷。而另一个传说则是明代政治家刘伯温首创惠山泥人。
不管是孙膑还是刘伯温,惠山泥人的历史已经相当的悠久了,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如今在无锡惠山古镇,你依然可以见到艺人们在这里制作泥人。眼前这位大师名叫成建忠,是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的创作员。吴大师出生于泥人世家,随父学艺,如今是惠山泥人的制作大师。
据介绍,惠山泥人所用泥胚材料来自惠山周边的稻田中,在耕作层一米以下有一层50—100公分厚的黑色粘土,当地人称惠山黑土。这种黑土非常的细腻,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而且不需烧制,自然干燥后强度和硬度都非常的好,是上等的泥塑材料。所以惠山能传承几百年的泥塑手艺还是有道理的,这听上去与景德镇陶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有好的材料,还需有一套好的制作手艺,经过一代代惠山泥人大师的完善与改进,形成了捏、搓、揉、挑、包、压、贴、镶、划、印、拍、剪、板、插丝、推、揩、糊等一系列的手法,制作出了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
在清朝初期,惠山泥人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最鼎盛的时候,在惠山下有大大小小的作坊40多家,每年有近千条货船来此采购泥人,销往全国各地。一些高档的泥人还随江南丝绸一起远销海外,可见惠山泥人在当时是何等的吃香。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泥人张作品展走进天津大学
遇见福建:“泥人张”巧手塑神奇
国家级非遗“泥人张”进校园:传习彩塑技艺 感受文化魅力
一脉传六代 “泥人张世家”续写传统技艺百年传奇新篇章
惠山泥人:“老字号”开新路 “泥娃娃”受追捧
《有相之道:浅述雕塑之技》新书发布会在天津举行
由黛玉“颦颦”,想到传承与创造
上海书展|打开《江南奇遇记》,走进多彩的江南造物世界
“出走露香园——江南画绣史”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
后再无展昭无数人童年的回忆,曾与刘德华齐名……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5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6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9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91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