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丨飞泉漱玉琴:拨动心之弦
原标题:博物院丨飞泉漱玉琴:拨动心之弦
博物院丨飞泉漱玉琴:拨动心之弦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作为一种传统的拨弦乐器,古琴在中国有着超过三千年的传承历史。多年以来,很多人文始祖、圣人、帝王和名臣都喜爱古琴,甚至参与古琴的改进。一般古琴便是人们常说的七弦琴,造型种类繁多,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等。
飞泉漱玉琴就是一把蕉叶式的古琴。它是明代文物,木漆,通长123.0厘米、宽20.0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材质上看,飞泉漱玉琴由两种木制所造。梧桐木做面板,硬木做底板、承露、岳山、焦尾、琴珍、龙龈、尾拖和龈托。琴表面有一层深色的酱紫色漆,虽然漆面粗糙但色泽光亮,给人一种深邃质感。
有些人分不清古筝和古琴,觉得两者很像。诚然,这两种拨弦乐器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实际上区别很大。
尺寸上,古筝比古琴稍大一些。古筝的标准长度是163厘米,大于古琴的120+厘米。正常情况下古筝的琴弦数量有21根,是古琴的三倍,表明了两者在音域和音色上的侧重点不同。更多的琴弦意味着更广的音域,古筝音色清脆明亮,适宜演奏快节奏的曲目,属于声多音少型。而古琴则侧重一弦多音,故而音色柔和深沉,给人以空灵悠扬之感。
演奏时,古琴需要放在琴桌上,而古筝往往是放在支架上的。并且古筝演奏者需要佩戴假指甲(义甲),但古琴演奏者直接上手拨弦就行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古筝比古琴要晚1000年左右,其最早诞生于战国时期。
明白了这些,古筝和古琴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飞泉漱玉”琴背面
专家解读
蕉叶式是一种比较年轻的古琴款式,据说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所创制,故而又称刘伯温式,因其形制酷似一把展开的蕉叶而得名。在存世的六种明清文献中都有关于蕉叶式古琴样式的记载,蕉叶式古琴的图样在这六种文献的记载中较为一致:整个琴形似一张开的芭蕉叶,圆弧形首,首端有一叶柄状凸起,圆弧形额,琴体两侧边作波浪形、上宽下窄。
不过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河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顾永杰指出,现在较一致的蕉叶式古琴定名习惯与明清文献中记载的蕉叶式图样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将与图样较相似的实物都定名为蕉叶式。较典型的传世古琴实物如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蕉叶听雨”琴。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蕉叶听雨”琴
根据现有定名习惯,现已公开资料的近六百张存世历代古琴实物中,蕉叶式古琴只有20张左右,其中明代有16张、清代4张。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张蕉叶式“飞泉漱玉”琴,形制比较独特且保存完好,是研究传统蕉叶式古琴的珍贵实物资料。(正观新闻实习记者 张宇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博物院丨伏羲式古琴:以音正心
千城百县看中国·传承|古琴斫制技艺 拨弦千年音韵
那一年的玉漱公主
博物院丨缀玉幎目:连接生死
一段 视 频 玉漱公主
《琴史·综议》:古琴之美在何处?
博物院丨青玉人首蛇身饰:远古的图腾崇拜
琴中自有太古声
博物院丨贾湖骨笛:远古的音乐之爱
博物院丨三彩舍利塔:求福禳灾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