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贵州土纸与当代绘画的碰撞
原标题:上海:贵州土纸与当代绘画的碰撞
看似质朴粗粝,实则充满野性、难以驾驭——上世纪40年代徐悲鸿发现贵州土纸并将其作为新的艺术材料大力提倡。如今在贵州土纸上创作的200多幅记录贵州时代风貌、山乡巨变的艺术画卷,正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
正在上海展出的中国美术新体验作品展。受访者供图
贵州土纸颇有故事。海派书画代表人物之一的徐悲鸿曾于1942年前后五次到访贵阳,举办过三次画展。在贵州期间,徐悲鸿发现贵州土纸制作工艺古朴,纸质坚韧、吸墨力强、自带底色,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和谐,由此发起以贵州土纸创新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探索。
两年前,“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大展项目启动。参与此次实践的美术家创作了200多幅绘于贵州土纸上的佳作。这些画作或大气磅礴、气韵浩荡,或温婉细腻、情感隽永,风格各异、情景交融,向世界展示贵州神韵。
展览呈现200多幅绘于贵州土纸上的作品。受访者供图
“贵州土纸的主要特点是拉力很强,不容易皱,同时它很受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岳黔山说。
“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艺术探索:它是绘画材料和艺术观念的碰撞,是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的碰撞,是跨越地域和时光的碰撞,激发出转化和创新的可能性。”艺术家肖谷告诉记者,和艺术家们惯用的宣纸相比,贵州土纸像一匹“野马”充满自然力量,给传统笔墨带来了新的意趣。
此展览于1月9日开展,将持续至1月27日。(记者孙丽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看画作里的山乡巨变
“风醉苏岸——上海当代绘画艺术联展”开幕
知名画家与海内外摄影师赴贵州 以绘画+摄影形式讲述“桥”故事
贵州弹词说唱“当代愚公”精神
当代艺术家崔洁个展:探寻上海建筑、雕塑及生态的历史与回忆
上海中国画院:“树与石”间,看当代水墨实践
徐悲鸿笔下的十三匹马罕见齐聚!来中国美术馆感受“奔腾的精神”
赵正科《白马非马》:传统书法和当代摄影的结合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上海松江特展开幕
陶瓷艺术与国画艺术碰撞,孙海宁作品亮相国家画院美术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