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里的人和事
原标题:《张迁碑》里的人和事
临习隶书者,终绕不过汉隶之《张迁碑》。《张迁碑》,又名《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为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所刻。《张迁碑》所书之字体古朴方正、雄强憨拙、力透碑身,不愧为隶书中之大丈夫。碑阳共刻567字,记述的是东汉时荡阴县县令(今河南汤阴县)张迁死后,同僚韦萌等召集故吏为他集资立碑,以纪念他在位时德行广布、勤政为民,流化八基的历史功绩。碑阴共有三列,凡十九行,刻捐钱人名钱数。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今开封市祥符区)。碑文里誉张迁之词很多:“邵伯分陕”“君懿于棠”“晋阳珮玮”“西门带弦”——好像是把字典里的玉字旁全部用上,也形容不出他的美德。还记载了当时的黄巾起义,周围的城市都被战火烧平,唯独张迁治理的荡阴县躲开了战火劫掠(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功莫大焉。有趣的是这碑文追溯张迁历代祖先的丰功伟绩,从辅佐周宣王的张仲,汉武帝刘邦的谋臣张良开始,提及文景之治时的张释之,还有孝武帝时出使西域,大名鼎鼎的张骞。虽是歌功颂德的碑文,也如史书般刻划人物、叙事翔实。
碑中提及的第一个张氏祖先,是张仲。张仲,字忠嗣,周宣王中兴的功臣之一,相传为张姓五十八世祖。张仲和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成就周宣王中兴之世。《诗经》之《诗·彤弓之什·六月》里有一句话:候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不遗余力为周宣王献计献策。他对父母孝悌有加,对朋友弟兄关爱备至。他熟读《诗经》,甚至能够把《诗经》倒背如流。当时周厉王暴政,民不聊生,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周厉王最终被国人推下台。大家共举共和伯暂行天子之职。所以,后世普遍认为,共和元年(前841年),就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纪年之始。历十四年之后,共和伯请辞,太子姬靖登基,姬靖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
张良,字子房,也是陈留人。张良是辅佐刘邦打败项羽的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他曾定制一百二十斤大锤,谋划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伏击,想锤杀秦始皇,最后错击侧车,功败垂成。张良可谓胆量、谋略过人。他与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以及诗圣杜甫等被后人尊在十四圣之列,称之为“谋圣”。汉武帝刘邦赞誉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迁碑》里也有同等的溢美之词: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於留。
张仲、张良、张骞的故事人人皆知,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熟悉张释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里有记载: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张迁碑》里记述的张释之,近乎唐太宗李世民之能臣房玄龄。张释之,汉文帝时官至廷尉,以刚正不阿著称于世。有一次,张释之陪同文帝游览上林苑,文帝突然询问同行的“苑令”上林苑里饲养飞禽走兽的数量、饲养情况、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等各种问题,“苑令”情急之下含糊其词。文帝又问站在一边的“啬夫”(饲养员),“啬夫”从从容容把文帝的提问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文帝大为高兴,当场就下令把“啬夫”提拔为“苑令”,“苑令”降职为“啬夫”。张释之赶紧上前劝阻,并为文帝解释说:苑令是国家通过重重考试选拔上来的官员,是有真才实学的国家栋梁之材。啬夫只不过是一个能言善辩、精通业务的普通公务员而已,并不是国家所要倚仗的有用人才。于是,文帝采纳了张释之的建议,避免了用人不当的错误。这件事,《张迁碑》极尽篇幅: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
张释之的很多事迹,估计是限于主次和碑刻局促,《张迁碑》文不可能提及。但是《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里司马迁有记述: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有一回,太子刘启和梁孝王刘武一同乘车入朝拜见薄太后,到了司马门竟然不下车,恰好让张释之看见。张释之拦住两个人不让进宫。而且还上书向皇帝弹劾太子和梁孝王“大不敬”的罪状。这事让薄太后知道了,孝文帝只好向母亲脱帽认错:教儿子不谨。太后让孝文帝赦免了太子和梁孝王的罪名,他俩才得以进宫。事后,孝文帝特别敬佩张释之的胆量,更加重了对他的信任,遂后升张释之做了中大夫。
由于匈奴连年袭扰西北边陲,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合和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国共同打击匈奴。但是,当张骞一行一路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到达居住在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国时,可能由于路途遥远,经过的时间太长,大月氏国已经不打算和匈奴为敌了。住了一段时间,说服不了国王,张骞一行只好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起程返国。然而,边患不靖,汉武帝寝室难安。
汉武帝第二次又派张骞出使西域,欲联合另外一个叫乌孙的西域国家抗击匈奴。张骞一行到后,由于种种原因,乌孙国也不愿意和大汉结盟与匈奴为敌。无奈,在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又一次无果而返。虽然两次出使,主要的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张骞多次往返于大汉和西域之间,并在西域居住了很多年,沿途广泛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又和西域各国的老百姓及官员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以后的汉王朝实行和亲政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间接影响了西域边疆多年的文治武功,使大汉对匈奴的打击能够一蹴而就。特别是为以后西汉政府顺利建立西域都护府铺平了道路。张骞功在千秋。在《张迁碑》中,更是不吝对张骞的赞誉之词: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幾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狄,东勒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
张迁不过是汉代的一介县令,当然不能和张仲、张良、张释之、张骞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相提并论。他死后,其才能和德行能使门生故吏韦萌等刻石留念,实属不易。那时的巧匠张兴准确地刻下了东汉时无名先祖书写的旷世奇字。
两千年之后,我们能观之、摹之、习之,三生有幸。
□张海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 行草入碑敢为人先
学校里的博物馆大有看头!北京地区首通“集王字”碑展出
(寻味中华|文博)唐宋三名家,“合著”荔子碑
碑林区文化馆民族音乐会举办
首个汉碑善本专题展!走进上图“大汉雄风”展 开启跨越时空的金石之旅
看似不争不语,内心有硬骨,衲子先生“朱墨多情却少尘”
感受故宫文物南迁的震撼
从《吴子复临汉碑八种》 识“吴隶”之炼成
匀称工稳致,古意典雅风
祝勇新作《故宫文物南迁》出版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