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普通生命付出的尊重 昆剧《汉宫秋》重新发现历史

原标题:表达对普通生命付出的尊重 昆剧《汉宫秋》重新发现历史

北方昆曲剧院溯源古籍中的经典,融汇当代审美创排的原创昆曲《汉宫秋》,近日登台天桥剧场,尊重史实、重塑主题,以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绘就悲壮故事。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昭君出塞故事的经典范本。而伴随着多种艺术形式的当代演绎,这一故事也有了众多版本的解读,甚至模糊了历史真实。

此次改编,北昆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脉络,从历史和当代的角度出发,聚焦汉匈对峙的百年战争结束后帝王和百姓的悲壮故事。无论是临行前的晚上,元帝意外听到昭君的真实心语,为自己未能顾全其的普通人生而心绪难安;还是元帝在守夜迎秋时,面对着百年征战换来的和平局面,在秋雁悲鸣中倾诉对普通生命付出的感怀,都超越了儿女情长,表达了对普通人付出、牺牲的尊重与慰籍。“昭君在处、即是乡土”的悲情与壮怀,正是崇尚家国一统的中华民族,对于苦难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调适。

简约隽永的镜框舞台,既可呈现大气磅礴的出塞场面,又可展示后庭的悠远泣诉。导演徐春兰用“古典委婉的动人之诗和当代恢宏的壮美之画”来形容《汉宫秋》,足见其融合了壮美与唯美两种情愫。全剧在保留元杂剧文学精华的同时,强化了昆曲“南北曲”的抒情特点,通过人物细腻的情感转化,酣畅淋漓地传达出对于家国和历史的感怀。

老生担纲主角并非昆曲舞台的主流,此次袁国良饰演的汉元帝在昆曲艺术家计镇华的指导下,更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娓娓道来,特别是全剧最后一个场景的转身,更是点睛之笔。江山万古,留驻一缕秋声,这一刻,600年昆曲与700年汉宫故事碰撞出的是一次致敬经典的文化发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柴程

编辑/乔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表达对普通生命付出的尊重 昆剧《汉宫秋》重新发现历史
回归史实,再塑主题,原创昆剧《汉宫秋》即将上演
大型原创昆剧《汉宫秋》1月10日至11日在京首演
原创昆剧《汉宫秋》即将上演
北昆原创昆剧《汉宫秋》首演,回归史实再塑“昭君出塞”
史诗南音《文姬归汉》首演 探索中国故事的当代表达
北京:1月初至3月底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剧目展演季
尊重历史是古装片的压舱石
昆剧折子戏专场展戏曲之美
《大湖消息》的理念构建、博物叙事、感官解放与生命诗学

网址: 表达对普通生命付出的尊重 昆剧《汉宫秋》重新发现历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038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