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法则 塑造有形的诗 | 让·卡尔多的雕塑艺术
原标题:超越法则 塑造有形的诗 | 让·卡尔多的雕塑艺术
▲ 埃斯特卡尔公牛(雕塑)让·卡尔多 中国美术馆藏
奥地利诗人莱内·马里亚·里尔克在其专著《罗丹论》中写道:“雕塑必须是完美无缺、神圣不可改变的,与机会和时间分离,以便独立、奇迹般地产生,就像预言家的面孔一样。它必须有自己的特定位置,完全不存在任意性,并且它必须被设置在无声的持续空间及其各种规律中。”如果说米开朗基罗塑造出了理想化的人的形象,那么从罗丹开始,雕塑逐渐回到雕塑本身,塑造的过程更甚于得到高贵、静穆的经典形式。
对于罗丹来说,雕塑家的手对泥的直接触摸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点上,雕塑家让·卡尔多通过自诩为“石膏匠”,也展现出了这种朴实而诚恳的创作观念。他在自述中提到作品“成型过程中的共振”,在创作过程中,塑者会心随意动、指随心动,充满惊叹地期待着与作品之间的“共振”会将他引向何方。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法兰西艺术院、让·卡尔多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超越法则的伟力——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是让·卡尔多的作品回顾展,共展出其雕塑作品70件(组)、素描作品20件(套)。
让·卡尔多(1930—2020)是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长期在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任教,1983年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并分别于1992年、1997年两度当选法兰西艺术院轮值主席。在巴黎市中心永久矗立着他的三件代表性作品,分别为立于香榭丽舍大街的戴高乐将军像和丘吉尔像,以及坐落在塞纳河左岸的托马斯·杰弗逊像。此外,他还有70多件大型作品陈列在中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国。2019年,值“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展出之际,让·卡尔多向中国美术馆捐赠10件作品;2020年,让·卡尔多向中国美术馆捐赠雕塑作品《阳光下的牛》,现在这件作品陈列于中国美术馆雕塑园中。
▲ 法兰西(雕塑) 让·卡尔多 中国美术馆藏
此次展出的70件雕塑作品较全面地展示了让·卡尔多的艺术风格,他具备坚实的写实基础和造型能力,他所塑造的伟人形象传达出人的意志、毅力和远见,而这些伟人也深深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但他同时将追随自然物相的形态,追随内心真实的感受,作为雕塑创作的出发点,用蜡、石膏、青铜、大理石去寻找、去表达,通过物体抽象的形与体来传达人的情绪、情感、情怀。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观展后表示,在让·卡尔多创作的《告别》《沉思》《拥抱》《自信》《温柔》等一系列作品中,铜质的人体变得会呼吸、会歌唱,拥有人的七情六欲,让观者既感亲切又觉敬畏。他对公牛的刻画,不只表现出公牛的形体,更传神地表现出牛的精神与力量,有着与中国人对牛同样的礼赞;哪怕仅仅只是表现人体的躯干,他也突破坚硬的材质,在对“形”的探索中寻找雕塑内在的力量,展现出深邃的哲思。他的作品,无论体量大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由内而生的强大力量,坚实、厚重,一眼瞥去也许并不炫目,却总是让人久久驻足、深深回味。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与让·卡尔多是艺术创作上的挚友。在吴为山看来,让·卡尔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雕塑诗人,他不属于任何流派,在他身上,有罗丹对形、对触摸的痴迷,有布德尔式的建筑雕塑般的严谨,也有贾科梅蒂对人性的思考与旁观,当然,这一切都神秘地隐入他的独特风格中,成为他与前辈大师窃窃私语的历史回声。
什么是雕塑艺术的法则?吴为山认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艺术家通过自身对客观世界的独特理解,对艺术规律的独到把握,创造了自己的法则,这就叫超越法则的伟力,而这种力量就是创新的力量。
正是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并以造型训练的准绳为支撑,让·卡尔多在客观世界的真理和艺术规律的双重法则中,寻求并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逻辑,既对法则尊重,也以其对艺术的真诚超越法则。从他创作的头像、人体、动物等形象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法则如同牵引着雕塑家的重力。但若只受法则重力的牵引,未免落于程式化的平庸。他的作品妙在处于一个平衡——向下扎根,同时破土而出向上生长。
向下是法则,向上是体验、是创作、是寻求生命的弘彰。在对话题材的作品中,在充分研究“形”的习作中,让·卡尔多游走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正如他自己所形容:“雕塑家的用词,是虚与实。他的问句写在空间之中。”
对“形”的赞美与研究,是贯穿让·卡尔多艺术实践的一根主线。他沉浸在与“形”的对话中,在他看来,形状超越语言,是雕塑家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通过这些以大理石、石膏、铜等材料所雕砌或铸造的形象,观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一种共鸣。他对雕塑的思考与其人文内涵永久凝铸在作品中,是一首首有形的诗。
2024年1月14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超越法则 塑造有形的诗》
↓ ↓ ↓ ↓ ↓ ↓ ↓ ↓ ↓
责编:陈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超越法则 塑造有形的诗 | 让·卡尔多的雕塑艺术
他的作品是一首首有形的诗,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开展
法国雕塑大师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合川人黎广修领衔塑造 “东方雕塑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雕塑的本真状态
专访|当代雕塑艺术家杨浩:雕塑的生活里是诗和远方
他用语言“创作”雕塑让艺术不再限于实物
70多件名家雕塑免费看 首届天府雕塑展成都开展
“24小时开放公园美术馆” 让雕塑艺术更广泛进入市民生活
上海雕塑与新媒体艺术作品展来了,免费观展,无需预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