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山西壶关秧歌剧 |《干石山上的奇迹》在京顺利首演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山西壶关秧歌剧 |《干石山上的奇迹》在京顺利首演
《干石山上的奇迹》
“定将黄龙变绿龙 敢教日月换新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剧中国”2024年度优秀展演剧目
山西壶关秧歌剧《干石山上的奇迹》
唱出一部关于绿水青山的春秋和历史
《干石山上的奇迹》演出现场
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戏剧中国”2024年度优秀剧目展演,于1月9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拉开帷幕。从四年前的线下演出,到后来的线上演出,终于回归线下,面对面地让观众感受到戏剧的魅力。“戏剧中国”系列活动之年度优秀剧目展演是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态化的文化评审活动,旨在挖掘全国各地基层文艺院团创作的优秀剧目,扶植基层文艺院团走出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剧中国”本着“还戏于民,惠及大众”的宗旨,多次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及戏剧界的表扬和赞誉。
《干石山上的奇迹》演出剧照
“戏剧中国”2024年度首演剧目为山西省壶关县委宣传部报送、壶关县人民艺术剧团演出的秧歌剧《干石山上的奇迹》,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暴玉喜和壶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太国联合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李巨平,国家一级作曲和国家一级指挥刘建斌,国家二级作曲陈俊清联袂打造。
《干石山上的奇迹》演出剧照
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改变壶关县十年九旱、寸草难生、灾害频发的干石山区地貌,以王虎全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因地制宜,发明“干石山上栽油松”技术,通过40年来一代代人接续不断的努力,在干石山上植树造林近90万亩,把干石山区变成生态绿洲的故事。
壶关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太行山的“土特产”,也是壶关县的文化特色、文化符号,这也是该剧种第一次大规模进京演出,为壶关秧歌创造了演出史上的奇迹。
《干石山上的奇迹》演出剧照
当晚演出现场,中国文联副主席、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文旅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第五组指导员、原国家艺术基金主任雷喜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二级调研员王蒙等领导与“戏剧中国”组委会专家们一起观看了演出。
中国文联副主席、原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刘兰芳给予高度评价
刘兰芳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部剧主题好,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演员声情并茂、字正腔圆,非常不错,我第一次听壶关秧歌,很美、很好听。它虽然是一个县级剧团却唱出了省级剧团的水平!”
《干石山上的奇迹》剧目座谈会现场
10日上午,“戏剧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召开壶关秧歌剧《干石山上的奇迹》剧目座谈会。编剧暴玉喜、郭太国介绍了创作情况,“戏剧中国”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常务理事、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笑林,常务理事、《文艺报》原副主编杜家福,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原主编温大勇,常务理事、北京电视台总编室原主任、评论家刘大敏,副会长、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李龙吟,《中国剧本》文学总监张孟佳,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晓燕等专家为该剧提出了提升建议。会议由“戏剧中国”组委会副主任、驻会副会长羊驰主持,副秘书长李国杰、林洁参加了座谈会。
《干石山上的奇迹》座谈会与会人员
会后,“戏剧中国”专家组就剧目编、导、演、音乐唱腔等展演标准,推选出最佳、优秀、潜力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级“非遗”山西壶关秧歌剧 |《干石山上的奇迹》在京顺利首演
山西“盲艺人”进京,现场展示非遗曲目
山西神池非遗培训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戏传承发展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志强:43载传承让非遗变“金饭碗”
山西三项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亮相中国原生民歌节
在世界文化节传播山西文化 感受山西魅力
国家级非遗插上上合的翅膀
燕京八绝宫毯技艺当代传承 国家级非遗传人在京收徒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次在京亮相 中国非遗馆里赏晋风晋韵
陕北民歌博物馆:“唱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