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闻人笔下的多彩世界
原标题:走进新闻人笔下的多彩世界
潘高鹏 《水乡印象》
陶咏 《秋日颐和路》
□ 本报记者 陈 洁
《水韵大地》《金陵不夜城》《秋日颐和路》《乌镇老屋》……漫步于展厅,一幅幅画作带领观众走进新闻人笔下的多彩世界。 1月13日下午,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京市文化馆承办的“视角线——潘高鹏 陶咏绘画艺术双个展”在南京市文化馆三楼书画艺术馆拉开序幕。
画展的两位主角潘高鹏、陶咏既是新闻人又是艺术家。他们数十年在新华报业美术编辑岗位上贡献智慧和才华,工作之余又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在山水画和水彩画领域进行着各自的创新性实践与探索。
“当时我的周围全是笔杆子,柯明、高马得、田原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画家,他们都是我的同事,进入这个群体,对我的影响很大。”潘高鹏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在《新华日报》从事美术编辑工作30余年。每日与各种图像打交道,尤其是刘海粟、李可染、陈大羽等一大批画家的优秀作品,都是经《新华日报》画刊发表的,这让潘高鹏感慨:“我们服务了别人,也滋养了自己。”
在新闻事业中培养出来的“审美眼光”,直接或间接地对潘高鹏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影响。宋代山水画有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法”,潘高鹏则以现代视角创造了“俯远法”,将自己乘坐飞机巡天鸟瞰的视觉感受移植于创作中。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他笔下的平原山水画,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方式;采用直线、乱整皴,丰富了山水画的皴法;使用黄绿表现山水,挑战了千年来青绿山水的表现程式……近年来,他的画作《大岳鸣泉》《水乡印象》《金陵不夜城》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比起技法上的突破,潘高鹏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成长。“古人绘画从来不是真山真水,而是他们心中的山水。”在潘高鹏看来,中国的艺术具有显著的“程式化”特点,像京剧的唱念做打一样,但如果只是模仿古人的技巧,那并非艺术,只是临摹,“我认为守正创新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我们既要坚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也要‘笔墨当随时代’。”
“照片拍得好坏,关键在于照相机后面的那双眼睛。”当过摄影记者的陶咏如是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同样画风景,陶咏的水彩画以低角度、近距离的方式,记录社会和生活,洋溢着新闻人的人文情怀。
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的陶咏,先后在报社担任过美术编辑、摄影记者、文字记者,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让他有了一双洞察世情的“眼睛”。在广泛深入社会生活后,他将一个个街角的日常情境,绘成了一张张充满生活律动的写实水彩画。
陶咏说,与油画不同,水彩中的每一笔都无法预计,水的轻盈透明让水彩画面产生了一种诗歌般的韵律,这种美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生长而成。陶咏的画作中常常有一种别有调性的故事感,他以中景的尺度展开,刻画出有声有色的周围环境,也凸显主体人物的颗粒度。选择饱和度并不高的色调,却让生活的“饱满”跃然于纸上。他笔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景物人身上,投射的正是画家本人对生活的思考,还有内心世界的纯真。
“新闻人的艺术创作,除了讲究新闻性,使作品具有一种新鲜感外,还必须紧跟时代,关注生活。”谈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两位老报人感叹:《新华日报》给了我们“新闻人的眼光”,这眼光是不重复自己,是与时俱进,归根结底更是一种责任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闻人笔下的多彩世界,“视角线——潘高鹏 陶咏绘画双个展”开展
《长白九章》:新闻人绘出眼中的吉林
上海书展|打开《江南奇遇记》,走进多彩的江南造物世界
“多彩世界”国际青少年绘画邀请展开幕
“多彩世界”青少年绘画邀请展征集作品
2023“多彩世界”国际青少年绘画邀请展开幕
“写给安阳的最美诗篇”全国文学作品征集暨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安阳采风活动侧记
用画笔对话全球文明,“多彩世界”国际青少年绘画邀请展征集作品
“多彩世界”国际青少年绘画展 作品征集正式启动
西班牙资深新闻人加西亚:真实的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希望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