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高台舞狮进校园 非遗文化代代传
原标题:贵州遵义:高台舞狮进校园 非遗文化代代传
高台舞狮是流传于仡佬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杂技表演,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高台舞狮表演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泥高镇镇江完小举行,全校师生参与了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演员正在表演高难度动作(叶春霞 摄)
锣鼓声起,舞狮传承人相继表演了“太公钓鱼”“黄鹰展翅”“宝塔冲天”“猴子捞月”等动作,在七张桌子搭成的高台上攀爬,或昂首眺望,或掉头理毛,或俯首舔脚,表演惟妙惟肖,动作表演高、难、险、巧,十分惊险,引来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泥高镇镇江完小八年级学生吴江慧说:“我觉得今天的高台舞狮非常精彩,作为青少年我们有义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高台舞狮表演现场(叶春霞 摄)
据了解,高台舞狮源于花灯的庆新春和祈福,其发展经历了花灯、狮子灯、扑地狮子灯、高台舞狮的演变过程。表演顺序为“孙猴子”与狮子出场表演、“孙猴子”与“笑和尚”高台表演、狮子高台表演、狮子平台表演等,传统动作达五十余个,一台完整的表演通常需要3小时左右,在泥高镇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传了整整八代人,演出达上千场。
泥高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简子文说:“我们举办这次非物质文化高台舞狮进校园展演活动,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仡佬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它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把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做得更好。
非遗,不仅见证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也承载着人们浓厚的乡愁记忆。近年来,务川自治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推行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邹洪丽 叶春霞 王保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贵州遵义:高台舞狮进校园 非遗文化代代传
杞县:非遗面塑进校园 传统文化代代传
贵州台江:手工龙灯迎新春 非遗技艺代代传
河北高碑店:非遗文化进校园
非遗文化进校园,播撒曲艺火种
尉犁县:非遗文化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心田
湖北郧西: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河北清苑: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河南灵宝:非遗文化进校园 宝莲灯笼“闹元宵”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