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位终生的革命者

原标题:贝多芬:一位终生的革命者

北京日报 | 作者 约翰·克拉布

对我们来说,贝多芬就是法国大革命。——休·奥塔韦

贝多芬为音乐世界带来了彻底的变革。他继承了当时的音乐传统,同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最为关键的是,他也是一位政治上的革命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衣钵。本书旨在将贝多芬置于法国大革命结束后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

贝多芬的音乐既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动荡,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动荡。在成长过程中,他对自己的信仰越发坚定。贝多芬音乐中的革命性本身就是他对自己所处的大革命时代的一种回应,通过探讨这种革命性的起源,我们得以窥探到贝多芬创作才华的核心。对于渴望实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听众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的听众——贝多芬的音乐都是并将永远是激励他们前进的声音。我认为,将贝多芬置于时代背景下有助于我们对贝多芬及其作品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参透贝多芬非凡创造力的奥秘,但人们仍在乐此不疲地尝试着。我们也无法完全确定法国大革命对贝多芬的政治观念和他的艺术作品产生的影响。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场革命对贝多芬的激励作用远比人们认识到的要大得多。在18世纪90年代,贝多芬虽身在远方,但他通过创作音乐作品参与了1789年在法国爆发并很快就蔓延到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对贝多芬的思想和音乐创作产生了终生的影响。它为人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1792年,贝多芬从波恩移居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欧洲最大的专制主义国家的首都。在这里,贝多芬通过他革命性的音乐作品成了德语世界中的革命领袖。

贝多芬的作品总是洋溢着革命热情。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创作的惊世作品——包括“英雄”交响曲、《菲岱里奥》、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为歌德戏剧《埃格蒙特》谱写的乐曲——都体现了他的革命立场。贝多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的结构、音响、节奏、和声规则的使用,以及将它们视为统一整体的创作理念,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些惊世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贝多芬使维也纳的音乐爱好者感受到了欣赏音乐的新方式,并毫不犹豫地向现状发出了挑战。新出现的政治思潮让贝多芬产生了建立理想共和国及改善社会关系的愿望。

本书的论点,即贝多芬是一位“革命者”,并不是我本人的原创。它是几乎与贝多芬同龄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评价,这个词几乎成了对贝多芬最准确的定义。弗朗茨一世从未见过贝多芬,对他的音乐也知之甚少,却感觉到这个人和他的音乐都充满了革命热情。理查德·瓦格纳也曾将贝多芬称为革命者。瓦格纳本人也是一位革命者,他曾在1848年参加德累斯顿的起义活动。

在本书中,我将贝多芬解读为一位革命者,不仅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具有革命性,更重要的是,他的社会观念和政治观念也具有革命性。我将贝多芬置于欧洲的大环境之下,主要关注当时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以及贝多芬可能读到、看到或听到(在失聪之前)的东西。书中探讨的关键作品包括贝多芬早期创作的歌曲,“英雄”交响曲和《菲岱里奥》,以及晚期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与当时其他作曲家相比,贝多芬的音乐更能反映出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崛起以及拿破仑为欧洲带来的精神上和实质上的全新且深刻的变革。

二战之后,关于贝多芬的大部分英语传记和一小部分用其他语言撰写的传记,都是由音乐学家写给其他音乐学家看的。然而,在喜爱贝多芬并希望对贝多芬其人其乐有所了解的人当中,音乐学家只占了一小部分。

贝多芬的音乐不断吸引着人们。难道我们不应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感兴趣的人去理解这些作品吗?

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贝多芬生活的时代——尤其以启蒙运动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为切入点——我不断为作曲家展现出的活力及渊博的才华而惊叹。在贝多芬的一生中,欧洲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在本书中,我将探讨贝多芬对这些关键事件的看法以及他的社会和政治观点,并紧密结合时代给他带来的影响对他的作品进行解读。

(作者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主要在杜克大学和肯塔基大学任教)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贝多芬:一位终生的革命者
莱布雷希特专栏:那些贝多芬没有做过的事
“完全贝多芬”音乐季:普及古典乐的同时,注重观众体验感
施光南的母亲钟复光 江津山沟走出的女革命者
莱布雷希特专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两百年
布赫宾德开启贝多芬“马拉松”
钢琴大师布赫宾德重返国家大剧院 开启贝多芬“马拉松”
历史上的今天:贝多芬创作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首次公演
科学家利用一缕头发获得贝多芬完整DNA
钢琴大师布赫宾德重返国家大剧院,鼓励观众探索贝多芬全套奏鸣曲

网址: 贝多芬:一位终生的革命者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239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