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遗工坊建设成果多
原标题:内蒙古非遗工坊建设成果多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工坊建设及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成果展上,来自内蒙古以及区外的5位省级传承人代表,现场讲述传承故事,精心展示非遗就业工坊成果。
蒙古族的马头琴、马鞍被人们所熟知,活灵活现的马头造型和那淳朴、凝重的云纹吉祥图案深受人们喜爱。在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工坊建设及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成果展上,自治区级锡林郭勒盟蒙古族木雕传承人敖日布道尔吉说:“木雕艺术在蒙古族历史悠久,家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上面都有木刻纹饰。我从十几岁就从事木雕艺术和蒙古象棋雕刻,至今已有50多年。”
敖日布道尔吉于2018年11月成立了阿巴嘎旗木雕非遗就业工坊,设有专业实训教室16间,已经带动80人就业创业。工坊不仅传承着古老的工艺技术,还积极探索新材质应用,改变了以往手工木雕周期长的弊端并进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敖日布道尔吉说,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将非遗技艺用心传承并创新发展,让非遗就业工坊不仅能培养非遗传承人才,也能让非遗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太阳姑娘的传说在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流传。相传很久以前,太阳化身为一位姑娘,帮助鄂温克族人改变恶劣的居住环境,人们为了纪念太阳姑娘,用皮毛和彩色石头等材料做成象征太阳光芒图案的“太阳花”,寓意平安吉祥。如今,在鄂温克自治旗里有一位“太阳姑娘”艾吉玛,她和母亲建立了非遗工作室,帮助解决当地牧民妇女、贫困户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成果展上,太阳花系列产品种类丰富,参观的市民争相购买。据现场销售人员介绍,由于销售渠道不断扩展,产品种类逐年丰富,太阳花系列产品年销售6万件。
展厅里,一幅幅芦苇画引来不少人围观。这些芦苇画出自内蒙古自治区级芦苇画传承人连军强之手。他说:“为了让画面更丰盈,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把皮雕、草编、铁艺、剪纸等技艺和乌梁素海的鱼、鸟等地方特色元素融入芦苇画,使画面更丰富立体。通过表现地方特色的景与物,体现内蒙古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浓厚情感。”
连军强告诉记者,为了带动更多人传承经典,他成立了“芦苇画传习基地”“芦苇画文旅产品创研基地”和乌拉特前旗连运职业技能学校,毫无保留地将芦苇画技艺传授给更多人,集众人之力进行创作。目前,他已培训700余名学员,还有很多优秀学员选择自主创业。同时,他还培养出来一名区级非遗传承人、一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和一名市级工艺美术师。
同样是芦苇画传承人的葛磊来自河南淮阳,他看到内蒙古的芦苇画深有感触。他说:“两地创作的芦苇画各有千秋,题材大多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关,带有地域特色的芦苇画更受欢迎。”
成果展上,来自甘肃的香包刺绣传承人左焕茸拿着“庆阳福娃”向市民介绍它的由来。左焕茸说:“我于2012年在甘肃成立了非遗就业工坊,重点培训农村贫困妇女、下岗职工、残疾人,年生产各类香包30万件(套),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如今,工坊生产的香包刺绣产品已经走向省内外20多个地区,还销往俄罗斯、美国、法国等,产品供不应求。”
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工坊建设及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成果展,不仅展示了各地的非遗成果,还为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今后在非遗工坊建设、产品研发、销售渠道等方面有新的思路和更广阔的合作空间。(王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内蒙古非遗工坊建设成果多
“非遗”工坊订单忙
街角非遗工坊让传统文化走进居民生活
辽宁评定首批17个省级非遗工坊
浙江湖州:乡村柳编工坊助力非遗传承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非遗工坊研学
与蜀锦、云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探访苏州吴江鼎盛宋锦非遗工坊
远洲:庐境西溪酒店,非遗大漆漂流扇工坊添彩文化之旅
手工文创让她们实现自我,“新起点·美丽工坊”文创作品展亮相上海
沿河:“纸坊阳戏”展示非遗之美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1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0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4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