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三)

原标题:“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三)

“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三)

编者按:

甲辰龙年将至,癸卯兔年接近尾声。正观新闻文化频道“拆书帮”栏目特推出“名家荐书”系列报道,邀请在文化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的名家,与读者们一同分享他们在2023年读过的好书。小说、传记、哲学、散文、历史典籍、经济、社会……名家都爱看什么书?当他们聊起书籍时,他们具体在谈论什么?这些名家分享的书籍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本期分享者为作家曹亚瑟

曹亚瑟,文化史学者、随笔作家,著有《烟花春梦:金瓶梅中的爱与性》《四月春膳》等,主编“闲雅小品丛书”等。

奇思妙想的旅程

——2023年我读过的5本好书

《汪曾祺1000事》:犄角旮旯的一件件小事

杨早、徐强、李建新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近几年关于汪曾祺的著作车载斗量,而本书一下子就能与其他书区别开。这本书源于杨早在2019年底的一个突发奇想,他想用汪曾祺生前非常喜欢的“世说新语”体裁来写这个可爱的老头的一生。1000件事?当时看到这个帖子,我半信半疑。真有那么多事可写吗?现在书出来了,三位作者居然写了1000多条。本书著者之一的徐强把此称为“条陈撮述体”,由一件件“八卦”的小事细密组成,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可读性非常强。

本书的三位作者对汪曾祺著作都极为熟悉。这些原本见于犄角旮旯的一件件小事,“撮”为一册,构成了一个立体、真实甚至性格有点“面”的汪曾祺。这1000事不同于传记的正襟危坐,也不同于年谱的枯燥乏味,我以为是开创了一种新文体。我与作者之一的李建新是朋友,知道他“浸淫”汪著二十余年,编有《汪曾祺书信集》《食豆饮水斋闲笔》和10卷《汪曾祺集》等,策划合编了20卷《汪曾祺别集》等,还担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中后期小说卷、书信卷分卷主编。不同版本的汪著字词稍微不一样,都逃不过他的法眼。我曾向李建新建议,完全可以依此模式,接着做《张爱玲1000事》《孙犁1000事》《钱锺书1000事》甚至《贾平凹1000事》,蔚为大观,莫不是一个新的出版品种。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聊补饥渴之用

王水照著,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版

王水照曾担任过钱锺书先生的学术助手,但他从不敢自称钱锺书的弟子,因为他知道钱先生自律甚严,对打着他的名义招摇的做法非常反感。而在王水照的研究领域里,钱锺书的学术一直是一个重点。我前几年知道王水照正带领一批研究生解读《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这套书我买过,钱锺书的手稿极难辨认,尤其是其间夹杂了多国外文,又有各种增补、眉批,读了几页就知难而退。但等了几年,也没见王水照解读的成果发布,可以想见这是极难的。

说回《钱锺书的学术人生》。这本书里有涉及《容安馆札记》和《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一组文章,以及关于钱锺书与宋诗的相关研究,可聊补饥渴之用。不过,此书的前半部分其他人都有详细论述,个人认为似可略去,再增加些学术深度。

《博尔赫斯教授:二十五堂文学课》:“我试图传达我对英国文学的爱”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冯洁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7月版

博尔赫斯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了整整四十个学期的英国文学,在这些课程中,他说“我试图传达我对英国文学的爱”。在这二十五堂课里,我们不但读到了博尔赫斯的文本细读,也读到了他的发散思维,他甚至从柯勒律治谈到了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蒂的新新闻主义作品《冷血》,以此来比较柯勒律治对莎士比亚笔下的凶手的论述。这些课堂内容,对我们了解博尔赫斯,了解他笔下的英国文学都有助益。

《在绝望之巅》:一切都被允许,一切皆不允许

[法]E.M.齐奥朗著,唐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5月版

有人称齐奥朗是“20世纪的尼采”,这评价不可谓不高。在我看来,他与尼采的相似之处,其一是对一切的怀疑精神,其二是那种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文体。齐奥朗的著作,都是以那种格言警句的方式写成的,这非常适合奇思妙想的主题。如他写道:“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皆不可能。一切都被允许,但同样,一切皆不允许。所有的收获都是损失,所有的损失也是收获。”他还认为:“只有那些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的人——尽管可能是无意识地——才会变成悲观主义者。”这种思辨得近乎虚无的思想贯穿了齐奥朗的一生。我想,这种怀疑精神,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清醒吧。

《佩德罗·巴拉莫》:拉美爆炸文学发轫之作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著,屠孟超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我搜集过好几个《佩德罗·巴拉莫》的版本,每过几年就要重读一遍这本拉美爆炸文学发轫期的代表作。这本书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8万字的篇幅,却深深地影响了很多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甚至声言他会整段地背诵这本小说。我喜欢这本书,就因为它不是按传统小说的写法,而是写法非常奇特,甚至读起来没头没尾。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死人活人在同一个场合出现,主人公在小说中从没露面,却处处能感觉到他的存在。与其他现代主义小说相比,这本书又极为好读,不艰涩,这是值得很多作家学习的。

(正观新闻记者 彭茜雅 整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二)
“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三)
“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一)
拆书帮 | 谁治愈了苏东坡
拆书帮丨《三部曲》:在不同世界中,寻求真正的自我安顿
拆书帮丨《呼吸》:踏入达摩的人生之河
拆书帮丨《李学勤文集》出版
拆书帮丨舒晋瑜新作《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出版 聚焦当代女性作家
拆书帮丨朱永新:沿着“院士的足迹”锐意进取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读了就忘怎么办?

网址: “拆书帮”帮你扒扒2023的书:看看他们都读了哪些(三)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250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