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他写下最“苍凉”的一首《唐多令》​: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

原标题:人到中年,他写下最“苍凉”的一首《唐多令》​: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这首词,想必大家都曾听过。

尤其结尾“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一句,更是广为人熟知。

是可以与柳永的“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与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与蒋捷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相媲美。

这首词的作者,名叫刘过,是南宋时豪放一派的词人。

同辛弃疾、陆游等相比,他真的是个小透明了。

词写得很是不错,但少有能出圈的;

和辛弃疾是好友,但世人更多记起的却是辛弃疾的另一个好朋友陈同甫;

一生四次科举,次次名落孙山;

终其一生,满盛着亡国之痛,怀揣着报国之梦,却连朝堂的门,都没摸到过。

漂泊江湖,布衣终老。想想都为他感到唏嘘。

但他自己是不唏嘘的,相反,他很狂,简直狂出天际。

南渡以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苟且欢乐,主和派占了一大半上风。

而刘过,他一介布衣,没有势力,却几次三番上书朝廷,要战,要恢复河山。

他漂泊江湖,很是潦倒。去行谒权贵换来的银子,一点都不珍惜地,转身就全部换了酒来喝。

他写了一首词,词里天马行空,竟突发奇想要把苏轼、白居易、林逋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人,拉来一起喝酒。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论行事、还是作词,多是豪放粗狂的诗人,却写下了一首无比寂寞苍凉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凭着“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短短13字,他轻轻撩拨动了无数人的心。

词前有一段小序,记叙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翻译过来就是说:

这一天八月五日,诗人和一帮友人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等,在安远楼聚会。

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女,请诗人作一首词。

于是,诗人便当场写下了这首《唐多令》。

词的上阕,以一幅苍凉的秋日景致开篇。

二十年后,诗人故地重游。

正是清秋时节,芦苇的枯叶落满了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

诗人在心中默默感叹: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自己就又得匆匆忙忙离开这里了。

词的下阕,转入对人事的抒情。

望着这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不知昔日老友,是否有再来过?

眼前满是这苍凉的旧日江山,为我添却了无尽的绵绵新愁。

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与好友再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却终于不再有年少时的豪迈意气,徒增萧索。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刘过已不再年轻。

两鬓间有了苍苍白发,眼角处有了遮不住的细纹,无论是身体,还是心力,都已大不如前。

二十年前,那个狂放不羁的少年人,可以“醉槌黄鹤楼,一掷赌百万”;

转眼就到了二十年后,所心心念念的恢复河山,仍旧遥遥无期。

怀抱着以身许国梦想的他,仍然是令人酸涩的一介布衣,湖海漂泊,一事无成。

而人事早已太多变改。

昔日的金碧楼台,清嘉山水,化作今日的一片芦苇寒沙、满目荒凉;

昔日一起饮酒作诗、畅快玩耍的友人,或死,或散,不知所踪;

昔日的意气风发、豪放不羁,被时光慢慢消磨得,褪色,蒙尘。

倒真真是应了那一句,“暮暮复朝朝,岁月催人老。迟暮雄心尽,英雄归寂寥”。

年少时读着这首诗,不求甚解,只觉惊艳;如今再读,终于读得懂了,读到的却已是人生丝丝缕缕难言的况味。

叹一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是唏嘘,是无奈,是了然。

人生,终不似,少年游。

来源:诗词世界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到中年,他写下最“苍凉”的一首《唐多令》​: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
少年宜读李白,中年宜读陶渊明,晚年宜读……
贾似道被贬官,不知谁人写下一首词,蕴含深刻哲理
钱令希的力学人生
人到中年,才读懂“西出阳关无故人”
他为父亲写下这段文字,读来令人动容
【美文悦读】岁月弹指刹那,沧桑不掩风华
【美文悦读】人生难得
【美文悦读】苏东坡: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杜甫在儿子生日当天写下一首诗,半是宠爱半是教导,堪称父爱典范

网址: 人到中年,他写下最“苍凉”的一首《唐多令》​: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626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