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的精神》以经典诗词“解码”中国人的心灵独白
原标题:《中国诗的精神》以经典诗词“解码”中国人的心灵独白
《中国诗的精神》日前与读者见面,与会嘉宾围绕“以经典诗词‘解码’中国人的心灵独白”展开精彩对谈。
该书作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孙亚君对《关雎》《离骚》《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诗,以及阮籍、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解读和感发,引发读者共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党圣元表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书中对从先秦到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节点性、标识性的诗作、诗人进行解析,体现了作者孙亚君对中国诗歌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有相当深入、精准的理解和领悟。书中“每一章都展现了一幅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动画面,每一个小节都是一幅中国诗歌精神栩栩如生的剪影”,这些共同构成了该书义理丰赡、灵性闪耀、诗意与哲理俱在的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夏静表示,中华文化的诗性特质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汉字的象形象声、中医的援物比类、军事上的兵形之象、伦理方面的君子比德等,都是这种诗性智慧的结晶。《中国诗的精神》“以诗论诗”,在诗意化言说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书中说诗的方法、说诗的语言以及整体的结构安排都颇有意味。
“《中国诗的精神》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诗歌的阐释梳理了中国诗歌史,昭示了中国诗歌在音律、节奏、叙事方面不同的向度。”《文史知识》编辑部副编审孙永娟认为,这对当下的文学研究重新回归文学本身很有建设性的意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经典诗词中的七夕记忆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 经典诗词何以青春焕发
对话诗人|吉狄马加:经典诗歌塑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心灵
“把平淡日子过成诗”背后的精神追求
唐宋诗词“热度”不减 中国人为何“钟情”于吟诗?
120余位书法名家作品杭州展出 以书法解码宋韵文化
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经典诗词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大老振:讲述专属浪漫中国人的诗词江湖
刘金祥:让古典诗词教育走出小众赛道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