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东北故事集》穿越历史与现实
原标题:迟子建《东北故事集》穿越历史与现实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1月23日晚,董宇辉再次创造奇迹,带货《人民文学》杂志4小时卖出100万本,“2024,让文学成为顶流”被文学圈疯转。文学参与直播带货引发热议,是从去年董宇辉推荐迟子建的经典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开始的,一年半内销售突破500万册,被著名作家梁晓声称之为“奇迹”。
好的直播好的营销,也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本。近日,迟子建再次推出全新力作《东北故事集》,该小说集在社交媒体发布,首日便加印,当日印数达到10万册。
分管文化文史工作,让迟子建发现了那些隐匿在冻土深处的故事
迟子建写道:“大寒。暮色深沉。此刻读小说犹如泡澡,身心安泰。即将踏入60岁门槛的我,有40年是在小说的岁月中,可见虚构是多么迷人,多么有生命力!这个冬天我们‘尔滨’人都在‘猫冬’,把冰雪美景留给南来的小金豆们。封面稚嫩小画由我绘就,愿北方的原野,岁岁繁花似锦!感谢亲爱的读者。”
在《东北故事集》中,迟子建深入到东北的现实和历史,让读者认识一个更为厚重深沉的东北。如,小说集中,《白釉黑花罐与碑桥》以宋徽宗的幽囚岁月为切入点,展开一场亦真亦幻的相拥与别离、荣辱与兴衰的穿越之旅;《碾压甲骨的车轮》以晚清罗振玉所藏甲骨失散为引,围绕一桩迷雾重重的失踪案,探寻人类心灵世界的烛火微光。
这些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故事,是怎么来的?据迟子建说,与她近年来工作的变动有关:“在政协分管文化文史工作的这三年,我走了不少省内市县,很多地方年轻时去过,还停留在青春的记忆中。也许是人近黄昏的缘故,重走故地,万千感慨,世界的颜色仿佛暗了一层,那些隐匿在冻土深处的故事,以前似乎是浑噩的,如今却鲜润明媚,像熔岩一样漫出地层,闪烁着,跳跃着,让我看到了艺术的霞光。”
把一部作品写“短”与写“长”一样,都要经历读者看不见的磨砺
迟子建一直是一位高产的作家,“青春一去不回头,白发一来不再去。虽说渐渐走向人生的黄昏,但我对文学热望不减。如果说这世上有一条绳索可以缚住不羁的我,那一定是写作。”
近年来,因为工作忙,迟子建难有从容的时间经营长篇,于是她便尝试用中短篇来演绎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些故事,她近三年来的创作集中于中短篇。迟子建表示:“因为工作岗位变化,写作时间刹那间变得碎片化,一度让我非常焦虑。以往我可以心无旁骛驰骋于小说中,现实世界反而像虚构的;而现在我被结结实实打回现实,夜里连梦都少了,只能见缝插针进入文学天地。”
对于一位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作家而言,把一部作品写“短”与写“长”一样,都要经历读者看不见的磨砺。迟子建说,“写的时候不停地捶打和挤压它,不断地‘收’,让一条河瘦身为溪”。小说集中收录的这些短篇,不少已经斩获了重要的文学奖项。如《喝汤的声音》荣获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荣获第五届《钟山》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
学者张学昕这样评价迟子建的写作:“从一定意义上讲,迟子建的小说,就是一部百年东北史。只是这部文学的百年‘东北史’,充满了个性、灵性、智性以及多重的可能性。字里行间,深入历史与现实,重绘时间与空间地图,再现世俗人生,柔肠百结。”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迟子建《东北故事集》穿越历史与现实
迟子建推新作《东北故事集》 用中短篇演绎历史与现实
三部钩沉东北历史的中短篇小说合集,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上市
迟子建讲述“东北故事”承载历史与现实 期待与读者最曼妙的相遇
在文学世界里感受深度的“尔滨” 茅奖作家迟子建推新作《东北故事集》
迟子建谈新作:那些隐匿在冻土深处的故事,如今鲜润明媚
全国政协委员迟子建:一座城市没有历史遗迹的记忆,就没有灵魂
学者王尧与著名作家余华、迟子建一同获大奖!
迟子建文字里的秋日多巴胺 | 森林、窗花与腌菜
迟子建告诫:看不惯一个人,只需做好这3件事,你就赢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