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怎样看待围绕压岁钱的争议
原标题:人民来论:怎样看待围绕压岁钱的争议
【编者按】: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压岁钱历来以满满的“仪式”感,传递着亲情和祝福;但也有人反映,近年不断上涨的压岁钱让一些老人甚至中青年难堪重负。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探讨。
压岁钱寄托祝福
传统年俗之一,心意特别宝贵
A:压岁钱在我国由来已久,最初是压“祟”钱,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之义。新春佳节,长辈给晚辈派发压岁钱,将好运和祝福带给晚辈,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压岁钱里饱含着满满的祝福和爱护,无论压岁钱数额多少,心意特别宝贵。
B:给压岁钱环节是过年期间最欢乐的环节,有孩童的期待,有老人的祝福,甚至有些地区会让小孩给老人磕头以后才给压岁钱,体现尊老敬老的传统。压岁钱是一个家庭传递温暖和爱的纽带。即使成年后,很多人回忆起童年,都少不了压岁钱的部分。
C: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压岁钱的金额也水涨船高,现在压岁钱不仅仅是代表长辈爱意的年俗文化,更是一个提高和培养孩子财商的机会。能让孩子认识钱、会花钱,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对钱合理的计划和安排,让这一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意义。
压岁钱变味儿了
增加经济负担,催生攀比之风
D:有网友反映,当地“过年给孩子拿红包攀比严重,涨到最低200元,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烦恼”。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压岁钱更是轻则上千,动辄过万。如果据此就说压岁钱“压”垮老年人了,还是有点夸张,但压岁钱的确在逐年上涨,和天价彩礼一样,已经让不少人感到了压力。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弱的人,比如农村老年人,大多已经失去赚钱能力,如果再赶上儿孙众多,想放开手脚发压岁钱真的力不从心。
E:压岁钱过高,不但增加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攀比浪费现象。“人家拿这么多,你拿少了,也不好看”,在这种心理支配下,长辈们打肿脸充胖子去随行就市;而孩子也在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学会盲目攀比和“炫富”,对整个社会的风气带来负面影响。
F:压岁钱变味儿,也是因为在年俗的传承中,一些观念逐渐走偏了。比如有人持“人情投资”观点,认为压岁钱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跨期投资,送礼的人收获了人情和更牢固的亲戚关系,而收礼的人,后续还会找机会加倍奉还。也有人以压岁钱多少来衡量亲情深浅、关系远近,裹挟着亲戚朋友一起“卷”。其实,金钱换不来亲情,礼尚往来也不是恰当的投资时机,斤斤计较红包厚度,反而会让亲人之间心生嫌隙。
压岁钱要“减负”
亲情交融量力而为 不必“一刀切”
G:压岁钱终归属于民俗范畴,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思想观念也各有不同,要尊重差异化选择,对压岁钱不宜、也没必要搞“一刀切”。
H:一些传统美德还是值得提倡。比如,勤为本、俭养德、孝当先,不会因为时代和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后代正直善良、孝老爱亲、自立自强对每个家庭都很重要。给晚辈压岁钱,要厘清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爱、是美好祝福,不能异化为另一种“啃老”,更不该搞攀比、裹挟杂念。
I:不妨参照他山之石。比如,广东地区有“派利是”的习俗,“利是”金额通常不大,主要传递吉祥如意的良好祝愿,人们更在意讨个好彩头。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获得理解认同,有助于营造反对奢靡、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J:过年团圆的本质是亲情交融,维系亲人关系的不是金钱,而是血浓于水的情谊。亲人之间更应相互体谅,不妨从自身做起,量力而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民来论:怎样看待围绕压岁钱的争议
《论王蒙》出版:展现“人民艺术家”的创作风范
男子生意失败请朋友吃饭借钱,儿子悄悄拿压岁钱付饭钱……
豫论场·周末聊一会儿丨怎么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互鉴交流?
赵本山连续13年缺席春晚!徒弟曝他春节组织聚会,请吃饭发压岁钱
欧阳懿是真的把安杰当成了妹妹来看待的……
研讨|孟子“性善论”在当下的意义
全国百余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曹雪芹《红楼梦》与人文精神”展开研讨
李立群再发声明回应立场争议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儒学的历史积极性 | 社会科学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1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1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69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548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5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3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99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7